民族自决原则与戴高乐政权的合法性(2)
3.诺曼底登陆前夕,罗斯福和戴高乐在法国政权问题上的斗争愈演愈烈。为了迎接法国解放,民解委早在1943年9月就向盟国提出了将来在法国登陆时双方在军事、民政等方面的详细合作计划,由于该计划把民解委置于法国领导者的地位,美国大为不满,始终未予答复。10月5日,罗斯福不顾陆军部的警告,批准了国务院提交给他的计划草案。该文件打着维护法国人民自决权利的旗号,把未来法国解放地区的最高权利包括民政管理权完全授予盟军最高司令官,甚至法国的选举也将在盟军司令部的监督下进行。这就堂而皇之地否认了民解委对法国本土的领导权,否认了民解委存在的意义。不过民解委的政权建设并未因此而受到影响。从1944年1月开始,民解委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对法国未来解放地区实施行政管理的法令,特别是4月21日颁布的关于法国解放后组织国家政权的法令引起了国际舆论界的普遍关注。各国据纸据此肯定戴高乐和他的委员会是自认为的法国政府,并认为无须盟国承认它就可以在法国立足。这使罗斯福更加怀疑戴高乐和民解委将公然不顾民族自决原则把自己强加于法国。他在记者招待会上辛辣地说:“没有一个人,甚至连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也不能知道法兰西人民的真正要求。在美国看来,整个问题依然存在。”[①d]尽管登陆之前盟军司令部得到的所有情报都令人确信,各个抵抗团体都愿意承认戴高乐和他的委员会为唯一权威组织,但罗斯福仍指示艾森豪威尔派美英代表到法国公民中去,寻求法国人民真正拥戴的领袖。1944年6月2日,他在一封信中告诫艾森豪威尔,大多数法国人赞赏作为一种象征的戴高乐及其在1940年的所作所为,但他们还没有拿定主意是否让戴高乐及其委员会做自己国家的统治者。为了防止戴高乐因提前掌权而左右选举,为了确保4000万法国人民不致被迫接受外部势力强加给他们的政府,他不能承认民解委为法国临时政府。[②d]事实上,盟国已经为在法国建立军政府培训好了民政官员,印制了军用法郎,并决定抛开民解委独立行动了。6月6日,在一切原则问题尚未达成共识的情况下,盟军就开始在诺曼底登陆了。戴高乐怒火万丈,撤回了原定配合盟军登陆的200名法国行政联络官,并拒绝同艾森豪威尔将军一起向法国人民发表广播讲话以示抗议。艾森豪威尔在讲话中要求法国人民执行他的命令,等法国全境解放后,再由法国人自己选举他们的代表和政府,对戴高乐和民解委只字未提。面对盟国政府的蛮横态度,戴高乐毫不妥协,他要求法国人必须严格执行法国政府及其所任命的官员的命令,并且把盟军发行的军用法郎称为伪钞,要求法国人拒绝使用。至此,罗斯福和戴高乐之间的矛盾完全公开化,双方在法国政权问题上的斗争也达到了白热化程度。 4.诺曼底登陆后,面对法国人民对戴高乐政权的一致拥护,美国政府不得不在承认问题上一步步地作出退让。尽管法国刚刚解放地区的群众对戴高乐的热烈欢迎以及戴高乐对美国的访问并未完全改变罗斯福的看法,尽管罗斯福预言戴高乐将会在随着解放而复活的法国政党政治中垮台,但是为了使盟军得到法国抵抗力量的帮助,并在“铁砧”行动中使用法国军队,同时迫于美国新闻界和公众舆论要求承认戴高乐政权的强大压力,美国不得不在7月11日发表声明承认民解委有资格行使法国的政权,承认它是发行货币的权力机关。8月26日,戴高乐入驻巴黎,受到大约200万民众空前热烈的欢迎,人民用自己的热情和欢呼表明了他们要把领导国家的权利交给谁。于是,艾森豪威尔将军在8月28日受命宣布将已解放的法国领土上的民政管理权交给了民解委。随后,盟国也普遍地接受了由法国抵抗运动委员会和戴高乐任命的接管行政事务的官员。罗斯福建立“盟国军政府”的计划最终落空了。9月9日,戴高乐在巴黎重新改组成立了全国统一政府,共产党、社会党和从基督教抵抗运动中产生出来的第三大党“人民共和运动”都参加了新政府,其中包括詹伦内议长、全国抵抗运动委员会主席皮杜尔等许多享有崇高威望的人,从而使新政府的代表性大大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英、苏、加拿大等盟国都要求承认法国临时政府,美国驻民解委代表塞尔顿·卡弗里也力劝政府重新考虑对戴高乐政府的合法承认。9月17日,赫尔在给总统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戴高乐是得民心的,为人民所接受的,一旦进行了选举,他们就将抛弃“临时”这个词,美国如果犹豫不决,就将失掉民心。[①e]但是罗斯福仍固执己见地说:“临时政府没有人民的直接授权,最好让事情保持沉默。”[②e]不过法国人民的态度愈来愈使罗斯福所坚持的原则苍白无力。从9月14日开始,戴高乐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巡视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1000万法国人民的热情欢迎,举国上下空前团结,这一盛况足以向盟国表明:法国临时政府的使命在人民进行自由选举之前已经由解放了的人民的一致拥护所批准,整个法国已处在一个毫无争议的政府领导之下。鉴于总统选举日临近,罗斯福担心继续拒绝承认法国临时政府对自己带来不利;同时,他得到大量情报说:共产党可能会利用这种局面发动政变推翻戴高乐。于是,美国不得不改变坚持数年之久的立场,在10月23日同英、苏、加拿大一起最终承认法国临时政府。其他盟国相继从之。 二、民族自决原则的两面性 英美提出民族自决原则的初衷本是为了回击轴心国的侵略扩张所引起的世界政局的严重动荡,向世人昭明他们重建世界和平的理想同法西斯的野心之间的重大差别,这对于唤起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被轴心国占领和奴役国家的人民积极投入反法西斯战争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自然有其合理与进步的一面。但是,尊重民族自决原则是一回事,实行它又是另一回事。就美国对戴高乐政权的态度而言,当后者尚未获得法国人民的广泛拥护之时,美国坚持这一原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当自由法国日渐壮大,戴高乐在法国政治生活中已居于主导地位,特别是民解委建立之后,在法国的政治形势完全明朗的情况下,美国仍旧固执己见,拒不承认戴高乐政权的合法性,其用意令人生疑。事实上,戴高乐在建立民族委员会和民解委时,就一直公开声明这只是一个临时性政权,一旦法国人民完全恢复了自由,就将通过选举产生新的共和国政府,这在本质上与民族自决原则并无抵触,但罗斯福始终充耳不闻。美国史学家内森·米勒指出:“罗斯福总统和丘吉尔首相都懂得,政治手腕的高峰是打着遵守不可改变的原则的幌子来掩盖政策的变化。”[③e]那么,美国打着维护法国人民自决权的幌子长期拒不承认戴高乐政权的真实目的何在呢? 1.罗斯福企图利用法国的分裂状态来建立一个在战后屈从于美国全球战略的法国政府。法国溃败后,罗斯福把它看成是一个无人领导、无力偿债、被瓜分的战败国,他计划在战后建立一个由美、英、苏、中四大国领导的联合国来解决全世界的问题,法国在他所描绘的巨幅画卷中只占有无足轻重的地位。法国虽然可以参加盟国来处理一系列事情,但只能以从属地位参加。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意图,罗斯福一直试图把法国问题置于自己的管辖之下,以便操纵法国的政治命运。他在与自由法国代表、英美军政要员的谈话中多次流露出:美国对未来法国政府的建立有支配权,其领导人要由他(或和丘吉尔)选择决定,谁不和他照章办事就撤换谁。而戴高乐一开始就以国家主权和独立的捍卫者出现,以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为己任,他绝不能容忍法国沦落为二流国家,所以他对罗斯福干涉法国内政、损害法国利益的任何行为都严加防范,结果,引起美国领导人极大的嫉恨和敌意。美国政府把戴高乐视为坚定的“反美主义”者,并认为他随时会背叛英美。所以,罗斯福向美国军方领导人下达了最严厉的指示,要他们避免支持戴高乐,只同法国地方当局打交道,同时他还极力阻挠其他盟国对戴高乐政权的承认。丘吉尔也一直试图控制戴高乐和自由法国,故对罗斯福的自决权原则心领神会,大力支持。罗斯福不仅打击压制戴高乐,而且还公然扶持那些没有什么政治才能但却顺从美国意图的法国领导人(如魏刚、吉罗等),图谋取代戴高乐。诺曼底登陆后,罗斯福迟迟不肯承认法国临时政府,乃是因为他幻想在巴黎会出现一个压低或取代戴高乐的政权,甚至把希望寄托在卖国贼赖伐尔身上。罗斯福对戴高乐的要求步步升级,美国对戴高乐的政治支持总是落后于军事支持,自由法国对美国每次外交上的胜利都要拖延时间和花费许多精力,个中奥妙,正在于此。可见,这完全是对法国内政的赤裸裸的干涉,绝非维护什么民族自决原则。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