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伊丽莎白一世的外交政策与商业扩张(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齐鲁学刊》 夏继果 参加讨论

最先开辟的是埃姆登市场。埃姆登不是汉撒同盟的成员,是一新崛起的城市。它地处德国北部的东弗里斯兰省,毗邻低地国家,但政治上不受低地国家控制。1560年在苏格兰与法国作战时,英国政府曾在北部德国安置一代理人,监督法国人在那里的行动,维持德国小诸候对英国的友好态度。此人的指挥部就设在埃姆登,直到1561年8月。在埃姆登市场开辟中有直接贡献的是厄顿霍夫。按出身来说,他是佛来米人。作为一个狂热的新教徒,他在爱德华六世时长居英国。爱德华死后,他逃出英国,来到埃姆登。伊丽莎白继位不久,他回到英国,建立了英国与东弗里斯兰的联系。1563年3月,在塞西尔的鼓动下,他充当了东弗里斯兰伯爵夫人与英国政府间的中介人。按照他1563年3月22日写给塞西尔的信件,伯爵夫人准备派一代理人去英国讨论“某项事务”。4月,西班牙驻伦敦大使夸德拉声称,英国商人图谋在埃姆登建立一呢绒贸易中心。无论如何,有资料表明,到1563年底,塞西尔已正式请求厄顿霍夫帮助在伯爵夫人与冒险商人之间达成协议,在埃姆登建立英国呢绒的销售市场。[⑤]1564年2月,协议正式达成。3月23日,冒险商人的船队抵达埃姆登,运来75,000匹呢绒。埃姆登市场开通了。埃姆登市场的开通具有重要意义。正如英国历史学家G.D.拉姆齐所说:“如果说英国商业史上有一转折点的话,这一转折点现在出现了。事实上,英国人正有意识地拒绝重新回到安特卫普市场的请求,并做出了影响深远的决定:在其它地方寻找贸易市场。”[⑥]
    稍后,英国与汉堡建立了商业联系。1567年3月,冒险商人致函汉堡,声称已派两名伦敦商人前去谈判,开拓在那里的贸易市场。与此同时,伊丽莎白女王也致函汉堡,表达了建立商业往来的愿望。拉丁文是当时英国与汉撒外交的官方语言,所有这些信函都是由伊丽莎白的拉丁文秘书罗杰·阿夏姆拟定的。[⑦]这说明这些信件首先经过了女王的审阅,充分显示了女王在汉堡市场开拓中的指导作用。经过几个月的谈判,1567年7月19日,冒险商人公司与汉堡签订了十年的贸易合同。1569年,合同开始生效。在1569-1573年的英尼冲突中,阿尔发曾试图抢夺去汉堡途中的英国船队,伊丽莎白和枢密院及时组织了护航舰队,保证了贸易的畅通。
    在冒险商人公司与汉撒同盟争夺德国市场的同时,以伦敦富商为首的英国商人大批渗入波罗的海地区,并集中到波兰城市埃尔平。随着在埃尔平的英国商人人数的增加,他们日益感到需要一个组织,以保护共同的商业利益,并在必要时进行政治和外交活动。从伊丽莎白女王1579年5月22日写给丹麦国王弗里德里克二世的信中可以看出,在那时,英国政府已开始与一伙商人协商组建东地公司的问题。[⑧]两个月后,在波罗的海地区从事贸易活动的英国商人通过枢密院正式向女王提出了组建贸易公司的请求。1579年8月17日,伊丽莎白女王批准成立东地公司,并向公司颁发了特许证书,明确宣布由该公司垄断英国对丹麦、挪威、瑞典、波兰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一个月后,乔治·鲁赫斯等人作为公司的代表前往埃尔平,与市议会商讨给英国商人的贸易优惠问题。埃尔平市议会在1579年11月24日给沃尔星干的信中明确表示,愿意给英国商人贸易自由,免除一切新税。1580年1月27日,英国枢密院发布命令:从伦敦、赫尔、纽卡斯尔、伊普斯威奇和林恩出发驶向波罗的海的英国船只只能在埃尔平卸货。[⑨]从此,埃尔平成为英国在波罗的海的唯一货物集散地。80年代,东地公司迅速繁荣起来。虽然它的贸易额明显低于冒险商人公司,但它有许多独到之处。比如,它出口的呢绒一般是成品,而冒险商人出口的呢绒大部分是半成品;它的进口主要是造船材料,有助于英国海上事业的发展。
    英国贸易由安特卫普向北海和波罗的海地区的转移为英国呢绒找到了新的销路。但是,与安特卫普不同,北海和波罗的海地区缺乏地中海地区的产品,如豪华织物、酒、水果等,也缺乏由葡萄牙船只贩运的东方产品。因此,贸易转移后,伦敦奇缺地中海商品和东方商品,诱使英国商人去开拓地中海市场。
    1573年开始,在托斯卡那大公的邀请下,满载呢绒、铅、锡的英国船只定期前往里窝那。从此,他们成为西部和中部地中海的固定贸易商,并在女王的特许下于1583年成立了威尼斯公司。[⑩]与此同时,英国正努力建立与土耳其帝国的直接贸易联系,以获取得到东方奢侈品的途径。1578年10月,伦敦大商人爱德华·奥斯伯内爵士和理查得·斯泰普派代理商威廉·哈伯内前往君士坦丁堡,拜见土耳其索丹穆拉德三世。1580年,穆拉德三世同意给英国商人21条贸易优惠。正当哈伯内等人着手开通这一贸易的时候,国务大臣沃尔星干于1580年起草了一文件,题目是“关于与土耳其的贸易”,全面透彻地分析了这一贸易的好处及应注意的问题。[①①]沃尔星干首先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分析了这一贸易将带来的好处,“相当数量的大船将派上用场,由此,海军将得到维持,否则就可能衰败下去。”他还列举了更直接的好处,指出,英国此前在土耳其出卖的商品由外国商人经营,开通直接贸易可以减掉这些外国中介人,并把外国人从前赚的那部分钱装进英国人的腰包。沃尔星干接着指出了英国与土耳其贸易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首先,垄断这一贸易的外国商人不会轻易同意英国竞争者加入。在这些外商中,沃尔星干提到了威尼斯人、拉克萨人、马赛的法国商人。其次,西班牙国王肯定会反对这一贸易,因为他的宿敌土耳其人将从中获取好处,特别是得到铅、锡等制造武器的原料。因此,沃尔星干提醒英国商人准备好应付来自各方的“以手腕和暴力形式”出现的敌对行为。“手腕”指的是外交阴谋,这些外商将通过在君士坦丁堡的常驻大使竭力阻止英国商人。“暴力”指的是在地中海直接袭击英国船只,这可能来自意大利人和法国人,而西班牙也可能在直布罗陀海峡进行阻截。如何对付呢?沃尔星干指出,应派一“聪慧之人”常驻君士坦丁堡,以彻底揭露敌对国家的阴谋,并且,派遣应当是秘密的,以免他在到达之前就遭到诋毁。至于如何应付直接的袭击,沃尔星干建议英国商人选择精良的船只,船队至少由20艘帆船组成。从上述文件足以看出英国政府对土耳其贸易的重视。与土耳其的贸易开通后,英土友好关系逐渐建立起来。但有时也发生冲突。1581年,一艘英国船只运货物到希腊的赞特岛,空船而归。归途中,它抢劫了两艘满载货物的土耳其船只。得知这一消息,伊丽莎白女王马上于6月26日致函穆拉德三世。她首先就这一事件的发生深表歉意,“最诚挚地恳请皇帝陛下……不要收回对我们的友好情谊”,不要中止正在建立起的贸易。她最后表示,“我们以后将特别注意,谨防臣民再出现类似的冒犯行为”。[①②]1581年9月11日,伊丽莎白女王批准与土耳其进行贸易的英国商人组建土耳其公司,并颁发特许状,允许他们垄断对土耳其的贸易。土耳其公司建立初期是一个合股公司,上自女王、枢密院的高级官吏,下至地方议员和大商人,都广泛支持公司的活动。其中许多人向公司投资,女王本人贷款白银1万磅,折合英币4万镑,分5年偿还。土耳其公司成立后迅速繁荣起来。1592年,它与威尼斯公司合并,组成利凡特公司,势力更加强大,到1599年,它仅仅在意大利水域就有20艘船只。利凡特公司的英商并不以地中海地区的贸易为满足,他们企图通过更直接的手段得到东方产品,组织了对南亚、东南亚的考察,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创建打下了基础。
    从以上分析完全可以看出,在英国商业扩张的过程中,伊丽莎白政府的外交政策起到了指导、扶植的作用。在政府的作用中,历史学家们又特别强调威廉·塞西尔的功劳,正如乔治·昂温所说:“一系列的全国性公司得到了他慈父般的关怀。正是他使得英国国家为商人们服务,正是他设法使商人们成为王国政府的代理人。这样,不列颠的商业繁荣和不列颠的世界统治地位的基础奠定了。”[①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