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对德日法西斯的战略矛盾研究(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 黄革新 参加讨论


    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消息传来再次引起日本内阁的骚动,近卫内阁因此而垮台。希特勒过于高估了自己的实力,认为在德军无往不胜的闪电攻势下最多半年斯大林政权就会垮台,他有绝对把握用不着日本帮忙就能打垮俄国,免得日本“在这项盖世武功中与他平分秋色”。因此他在“第24号基本命令”中强调:千万别让日本得知“巴巴罗莎”计划的消息!德海军元帅雷德尔曾提议把攻苏计划事先通知日本,但希特勒没有答应。奇怪的是侵苏战争的第6天,希特勒的态度却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迫不及待地要求,日本立即参加对苏作战。28日柏林指示大使奥托利用日本人抢夺领土和财富的贪欲,全力促使日本从背后袭击苏联。不久里宾特洛甫又指示奥托“日本参战越早越好,德日两国目标当然是在冬季到来之前在西伯利亚大铁路上会师”。[(7)]对德国如此急迫的要求日本的答复却是:进攻俄国对日本来说是极端重要的问题,得三思而行。尽管日本态度暧昧,希特勒却仍抱希望,他对雷德尔说,“日本人现在所以不动声色,我看是为了便于顺利集结兵力和突如其来地发起进攻”。希特勒猜对了一半,日本确在紧张地开始作发动突然袭击的准备,但目标不是西伯利亚而是珍珠港,日本人也以此方式回敬了它的盟友一手。
    苏德战争刚一爆发,日本内阁在争论中形成了3种主张:以松冈和部分少壮派军官为代表的北上攻苏派,强烈主张配合德军夹击苏联。松冈叫嚷“当德国胜利处分‘苏’时我们不动一兵分果实是不行的,最好先搞北方接着搞南方,希望断然决定。”[(8)]以部分重臣和军方首脑代表的南下扩张派,主张先南进夺取丰富的战略资源,近卫认为德国攻苏违反了三国条约是对日本的第二次背叛。以企划院总裁铃木和情报局首脑伊藤为代表的与德意绝交派,认为德国攻苏把苏赶到了英美一边,原计划与苏合作不战而使美国屈服的三国同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必须废除。掌握内阁实权的陆相东条对希特勒的用心感到怀疑,过去一直鼓动日本进攻新加坡现在又要我们北进攻苏,“莫不是想让我们去为他们探虎穴呀?”领教过苏军实力的东条在多方摸底后得出结论:德军闪电战并未成功,日本不能为德国而战,南进的决心更加坚定了。7月2日在御前会议上制定的“适应形势演变帝国国策纲要”中决定:“继续向南方扩展,为达目的不辞与英美一战;对苏德战争暂不参加,如形势发展对帝国有利则用武力解决北方问题。”[(9)]这就是说,当苏联真的快垮台时日本才肯趁势在苏背后捅上一刀。1942年初当德国再次要求日本参战时,日本不但拒绝反而提议由日本做中介人实现德苏停战议和。德日联手夹击苏联的战略意图破产使苏联解除了后顾之忧,得以集中力量对付希特勒。
    自1940年7月南进被定为日本对外侵略扩张基本国策后,法西斯又迈向了通往太平洋战争的道路。随着发动战争预定日期的日益逼进日本急切想要得到一个一旦日美开战德国即站在日本一边对美作战的书面保证。希特勒曾对松冈口头上承诺过如果日美交战德将对美宣战,他一直以为日本南进目标是夺取英国殖民地,日美交战只是一种可能性而已。在苏德战场已开始碰壁的纳粹元首这时不希望美国再卷入战争,不愿此刻再树一个强敌,但日本的想法正好与他相反。1941年11月30日外相东乡召见奥托向他说明:由于日本拒绝了美国要它退出三国同盟的要求,日美谈判已告破裂,希望德国正确估计日本为共同事业作出的这一牺牲。12月1日东乡又电令大岛加紧行动要德国作出书面保证,4日里宾特洛甫交给大岛一份德日共同对美作战的协定草案,日本现在反而担心起来:“如果德国要求日本参加对苏作战来作为德国参加对美作战的交换条件怎么办?”希特勒渴望日本参战,他完全有理由这样做。东乡指示大岛向德方解释日本目前处境无法参战,如果德方坚持提出这一要求“那我们别无他法,只有暂缓签订这一条约”。
    12月8日日本突袭珍珠港的消息传来使德国大为震惊,按德国自己的说法是犹如“大象头上中了一颗子弹”。里宾特洛甫后来在纽伦堡法庭作证时承认“这次袭击使我们完全感到意外。我们过去认为日本可能进攻新加坡或香港,但从不认为进攻美国会对我们有利”。8日下午1时大岛去德外交部要求德立即对美宣战,刚从前线赶回来的希特勒此刻正在紧张地权衡着利弊,日本已经动手这个事实逼使他要尽快表态。他对里宾特洛甫说:“如果我们不站在日本方面,从政治上说,条约就不存在了。”希特勒本来就十分仇视美国,他也同样高估了日本的军事实力,决定向美国宣战。使人费解的是,在日德交涉过程中希特勒始终没有向日本提出过必须参加对苏作战作为交换条件的要求,原因是什么不得而知。
    1942年初,日本法西斯在制定南进第二阶段作战方案时,海军内部出现了3种不同主张。东进论者主张向东太平洋推进,利用日本的海空优势同美国舰队进行决战,夺取太平洋制海制空权。西进论者主张进入印度洋,由中近东推进到波斯湾,与德军会师形成东西呼应的战略态势。南进论者主张攻占所罗门群岛向南推进,切断美、澳供应线,然后对敌人各个击破。联合舰队司令部研究后认为东进方案条件尚不成熟,重点研究西进方案,这个方案的着眼点是放在与德军实行战略配合协同作战方面。1月18日“日德意军事协定”在柏林签订,这是一个有关轴心国划分各自战区瓜分世界的协定。然而,在最为关键的轴心成员国之间战略配合协同作战问题上,协定却缺乏具体而有效的实施方案,协定中规定的一些军事协助要点实际上也未能实行。大岛曾向希特勒建议日德配合先拿下印度,但希特勒只答应德军从高加索推进到伊拉克和伊朗,他只对中东的石油感兴趣。由于德国对战略配合缺乏热心,联合舰队司令部认为不如自主决定自己的战略目标,与德军配合协同作战的西进方案就此放弃。在重新制定的日本海军西进单独作战方案中,确定了歼灭英国舰队占领锡兰,掌握印度洋制海权争取早日在近东与德军会师的战略目标。方案在交付大本营陆海军联席会议讨论时,陆军强烈反对这个方案,认为无法抽调更多兵力配合海军在印度洋地区作战。这不仅意味着西进单独作战方案无法实施,也意味着与德军在近东会师的可能性最终消失。此后日本海军几经研究最后确定进攻中途岛,同年6月在中途岛遭到自海军建军以来最惨重的失败,从此一蹶不振。
    在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德、意、日、罗、匈、保、奥、芬、泰等9国中,有实力进行战略配合协同作战能够对同盟国造成严重威胁的只有德日两国。它们所以未能做到这一类,首先是法西斯战争狂人均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以为依靠闪电战搞突然袭击就能所向无敌,无需盟友的援助。对重大战略决策相互保密更加深了法西斯之间的猜忌和矛盾。第二,德日两强均把各自的特殊利益置于它们的共同利益之上,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为基本出发点,盟友的利益必须服从自己的战略,唯我独尊。轴心国虽也成立了由各方代表参加的总委员会、军事委员会和经济委员会,承诺要相互援助,但它们之间勾心斗角矛盾重重,始终难以有从全局出发的团结合作,无论多少条约措施都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第三,德日难以实现战略配合最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抗日战争最大程度地捆住了日本侵略者的手脚,有力地援助了苏德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作为反法西斯亚洲战线基本支撑点的中国抗战,为同盟国“先欧后亚”战略的成功实施做出了重大贡献,对此美英等国领导人均有中肯的评价。
    综上所述,由于野心和实力的尖锐矛盾,使德日法西斯进行战略配合协同作战的意图最终化为泡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