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日两国对战争罪行史的不同态度(5)
关于这段历史,日本学者也有生动记述。1972年9月25日,双方“第一次首脑会谈结束以后,二阶堂进(官房长官)向记者团说:双方‘惊人直率地交换了意见’。看来会谈是相当紧张的”。“在26日上午第一次两国外长会谈中,高岛益郎条约局长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叙述了日方对复交三原则所持的立场。姬鹏飞外长始终控制就要发怒的感情,保持了沉默。”据日本史料记载,当天晚间,田中首相与大平外相有过一段谈话。田中:“这样忧虑下去,不是也没有用吗!……明天不是还得谈吗!”大平:“是呀,得谈。可怎么谈才好呢?”田中:“既然如此,失败了又会怎样,至多还是原来的样子。谈不成就谈不成好了。就这样回去呗。责任由我来负。”这位日本作者说,“在这天下午的第二次首脑会谈中,周说:‘我不认为高岛局长的发言是田中、大平先生的本意’。”作者继续说,“在从27日夜晚一直开到凌晨的外长会谈上,(大平)心想‘这若不行只有决裂’,提出了日方准备的第三个方案。姬(鹏飞)外长把大平慢慢解释的方案全文逐条记录下来,由传达人员送到在邻室的周(总理)那里。拿走最后一张记录的传达人员,过了数分钟回来了。姬外长念完拿回来的记录后说‘这样可以’,同意了日方的方案。这时已是凌晨3点钟。在天亮后举行的首脑会谈中,周宣布说:‘就这样办了’。”[11] 非常遗憾,时至今日,我们看到的日本不仅变化不大,而且还有倒退。2004年9月,笔者在北京的一次国际(中日韩三国)学术会议上,得以聆听日本学者对中国的批评意见。针对中国和韩国提出日本文部省修改历史教科书的问题,某些日本学者认为,中国学校的近代史教科书“充满了日军侵华的内容。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日本侵华史,历史教育成了反日教育”。按照这样的逻辑,中国如果想同日本“友好”,就必须停止向年轻一代讲述国家、民族、社会的苦难史,闭口不谈列强侵华史实。那样一来,中国的近现代史岂不是“空洞无物”、“一片空白”了吗。难道要中国政府站到日本天皇和军国主义分子的立场上去胡说八道吗?让我们看看卢沟桥事件发生后的《日本政府第二次声明》(1937年8月15日)都说了些什么:1.日本政府一贯希望和平并为此进行努力。2.中国轻视日本,进而和共产主义势力勾结,对日本采取敌对行动。3.近年来多次发生的不幸事件以及这一次(卢沟桥)事件,都起因于中国政府的这种态度。中国方面的无法无天和暴虐行为无所不至,我国旅华侨民的生命财产已陷入危急之中。4.日本的忍耐达到极限,为了惩罚中国军队的暴戾行为,如今已到了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的时候。5.日本没有任何领土野心,而是为了促使中国政府觉醒[12-1]。天皇关于侵华战争的声明,至今仍在拨动着某些日本人的心弦。 今天,日本右翼分子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抹煞日本法西斯的罪恶历史,重温“大日本”的旧梦。笔者不能同意一种片面、偏狭的说法,即右翼分子只是“一小撮”,难成“气候”。由于日本没有认真进行历史反思和彻底清算战争罪行,右翼分子在日本民众中拥有广泛的影响,掌握着强大的舆论资源。 有的日本学者认为,说到底,是否消除天皇制,乃是改造日本社会的关键。尽管美国占领当局主持发布过“天皇非神”令,但从战争受害国国民来看,日本的现状给人留下这样一种印象:日本保留了天皇制,天皇仍然受到国民的尊敬,在日本国民心目中是神圣的偶像。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日本对战争没有做出任何反省。”这位作者相信:“随着日本国民知识的增长和日本近代化的进展,天皇制迟早要消失,这是毫无疑义的。”作者建议:“在国际社会还有助于日本恢复名誉、日本内外形势还比较稳定的今天,应该尽早废除天皇制。”这将是日本“重建国家和追求理想的起点”[12-2]。笔者作为一名受害国的公民和学者,不知道上述建议能否成为现实,给日本带来真正的新生。 1989年1月17日,裕仁天皇死后,成千上万的哀悼者在东京皇宫外排队作最后的致敬。日本隆重举行国葬,亚洲各国反应不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说:“我们衷心希望中日关系能够在中日联合声明和中日友好和平条约的基础上不断得到新的发展。”南韩一名政府官员说:“日皇去世可能意味着……‘痛苦的一页’告一段落。”澳大利亚工会领袖哈夫彭尼则说:“参加日皇的葬礼与出席希特勒的追悼会大同小异。” 今年1月24日,第59届联合国大会应美国、俄罗斯、以色列等30多个国家的提议,举行特别会议,纪念解放奥斯威辛集中营60周年。德国副总理兼外长菲舍尔所做的发言和保证,庄重、沉痛、掷地有声,赢得了与会者的热烈掌声。中国、韩国等一些国家代表在发言中指出,二战带来的苦难并不仅限于欧洲,亚洲人民的苦难历史应该同样被铭记。中国代表王光亚陈述说,亚洲的国家和人民也深陷于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凌辱和掠杀之中。在日本军国主义屠刀下,仅中国死伤人数就多达3500万,其中南京大屠杀就有30多万人遇害。如同纳粹集中营一样,日本军国主义罪行也是罄竹难书。 需要强调的是,二战后的日本借助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美苏争霸之机,经济迅速恢复和长足发展,以至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繁荣到了要“买下美国”的程度。今天,日本经济仍然独占亚洲“鳌头”。经济崛起的背后掩盖着对其军国主义历史的“敷衍塞责”,甚至某种自闭自傲。这是非常危险的。日本的有识之士应该看到,它的东亚邻国也正在觉醒和崛起。日本的惟一出路在于,同邻国友好共处。而友好共处的最大前提是处理好政治关系。 中国民众、东亚、东南亚各国、国际社会一向对日本民族抱有善良的期待。我们至今不得其解的是,日本为何不能果敢地告别“历史”,融入共同发展的国际社会。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