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日本中世纪军国主义探析(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 娄贵书 参加讨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武士道反映武士的生存条件,为武士军国主义力行者的生存方式服务,崇尚武勇,以征战杀伐为荣,鞭策和命令武士在战争中体现人生价值。武家政治时代的社会伦理支柱--武士道,将国家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纳入军国主义轨道,为军国主义服务,以扩军备战、军事扩张作为国家一切政策之根本,维护和巩固武家政治的基础。
    武家政治为军国主义提供物质载体、生存空间与活动舞台,使之得以在日本社会生根、开花、结果。没有武士和武家政治,军国主义在日本只能是无本之木。军国主义为武家政治提供精神支柱、思想渊源和建国理念,维护和巩固武家政治。
    中世纪武家军国主义是日本军国主义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本军国主义历史上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日本近代和现代军国主义就是中世纪武家军国主义的继承和登峰造极的发展。中世纪武家军国主义最大的影响或历史作用,一是通过12世纪至19世纪中叶近700年历史岁月,使军国主义在日本社会成为传统、成为习惯。武家军国主义精心培育的战争体制、建国理念、精神支柱、物质载体,为日本军国主义迅速走向恶性膨胀,奠定了基础。二是通过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军国主义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犹如绵绵细雨,侵蚀社会机体,毒害社会各阶级,为军国主义培植起深厚的土壤。明治以后,军国主义日益成为官民一致的共识、上下一心的行动,中世纪武家军国主义罪责难逃。
    原文参考文献:
    [1]石井进。镰仓武士の实像[M].平凡社,1991.
    [2]体系日本史丛书-8-社会史-1[M].山川出版社,1982.
    [3]堀勇雄。山鹿素行[M].吉川弘文馆,1987.
    [4]井上清。日本历史-上册[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5.
    [5]家永三郎。日本文化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6]中村吉治。日本封建制の源流-下-身份と封建[M].刀水书房,1984.
    [7]家永三郎。日本道德思想史[M].岩波书店,1984.
    [8]河合正治。中世武家社会の研究[M].吉川弘文馆,1985.
    [9]小泽富夫。武家家训·遗训集成[M].ぺりかん社,1998.
    [10]樱井庄太郎。名誉と耻辱-日本の封建社会意识[M].政法大学出版局,1971.
    [11]风间健。武士道教育总论[M].壮神社,2000.
    [12]相良享。武士の思想[M].ぺりかん社,1984.
    [13]今谷明。武家と天皇[M].岩波书店,1993.
    [14]安田元久。武士世界形成の群像[M].吉川弘文馆,1986.
    [15]信夫清三朗。日本政治史-1[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