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作民编著、黎东方校订的《西洋全史》中对(三)“希腊城邦”中的说法是:其一,“多利亚人建的最大城邦是斯巴达。”[20]“当公元前七七六年举行第一次奥林匹克大会时,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已经有很多城邦,其中雄视全半岛的有阿哥利斯、美西尼亚、拉哥尼亚等三州之地。这三大势力都是多利亚族,也都是拥立海克利斯子孙为王。其中阿哥利斯威震半岛,美西尼亚也不相上下,只有拉哥尼亚力量最为薄弱,而斯巴达城就是拉哥尼亚的首府。”其二,“当年的斯巴达城,只不过是拉西提蒙和一个小镇。”“所谓‘拉西提蒙’乃是个地名,位于泰伊哲塔斯山之楚,攸罗塔斯河之谷,所以斯巴达人对外也自称‘拉西提蒙人’。在太古时代的几百个希腊城邦,大多数都是建在形势险要的丘陵之上,并且在周围修筑坚固的城墙。其中唯独有斯巴达城,是建立在四战之地的平原之中,附近全是一片可耕的沃野,因而才取‘可耕沃野’之意,就把国家命名为Sparta了。”[21] 以上从历史教科书到研究专著,世界史方面的学者均持“城邦说”这一观点。而且,从叙述中的语气来看,都十分肯定。特别是世界史方面的老前辈吴于廑先生,是公认的重量级学者,难道他的看法会有问题? 工具书中的观点 《辞海》的解释较为简明:斯巴达是“古希腊的奴隶制城邦。”可是,在叙述这个“城邦”的历史发展过程时,却是带有强烈的领土国家的意味:“公元前2000年代末叶多利安人的一支由北方迁入,占领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南部的拉哥尼亚,约前8世纪征服西邻美塞尼亚,并建立起斯巴达国家(因斯巴达城而得名)。斯巴达人以剥削希洛人(国有奴隶)和庇里阿西人(半自由民--原文注)为生。实行寡头统治,成年男子皆为战士。”[22]显然,这种叙述前后有矛盾。 梁实秋在新版的《百科大辞典》中解释如下:“斯巴达(Sparat)古希腊城邦之一。为公元前2000年末叶,多利安人南迁到伯罗奔尼撒半岛南端的拉哥尼亚(Laconia)所建立的城邦。公元前7-8世纪间征服美尼西亚,成为伯罗奔尼撒半岛上势力最大的城邦。”[23] 《简明不列颠百科会书》(第7卷)中是这样介绍的:斯巴达是“希腊拉科尼亚地区古都。史称拉塞达埃蒙,今拉科尼亚首府。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南,埃夫洛塔斯河右岸。现城市周围古迹稀少,说明斯巴达城邦军事首领的简朴。斯巴达城邦建于公元前9世纪,实行寡头统治。公元前8-5世纪征服了阿卡迪亚、阿尔戈斯和麦西尼亚。公元前5世纪后,统治者忽视艺术、哲学和文学,热衷战争与外交,建起希腊最强大的城市。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斯巴达成为希腊最强大的城邦。罗马帝国征服伯罗奔尼撒后,公元396年,斯巴达城被西哥特人毁坏。”[24] 《世界历史词典》中解释道:斯巴达是“古希腊的重要城邦。亦称拉西第梦(Laced-aimon)。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南部的拉哥尼亚境内的攸洛塔斯河右岸。公元前二千年代末期,其中的一只占据拉哥尼亚,逐渐转为定居,结成五个村社。约前九世纪建斯巴达城,这一只多利安人便得名‘斯巴达人’。斯巴达人继续征服邻近各区,前八世纪开始西邻美塞尼亚,大约在此过程中创立斯巴达国家;又在南意大利建殖民城市塔林敦。”这是很好的证据,说明斯巴达是领土国家,而且海外有殖民地。同时,“斯巴达以农立国,不重视甚至限制工商业活动。农田靠被征服的希洛人(国有奴隶)耕种。”[25]再次证明斯巴达是领土国家。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Ⅱ)中的斯巴达条下是这么解释的:“斯巴达(Sparta),古代希腊的很重要城邦。史称拉剀达伊蒙。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的拉科尼亚。”毫无疑问,这是肯定“城邦说”。然而,在关于斯巴达城邦的来历上,却又是这么叙述的:“约公元前10世纪,多利亚人建立了斯巴达城。该城由4个村庄组成,直到公元前4世纪末完全没有城墙。到8世纪末,斯巴达人建立起一个基本统一了拉科尼亚的城邦。约公元前735年-前715年,斯巴达初步征服了西邻美塞尼亚;继而于公元前7世纪末镇压了当地人的大规模起义,将该地区完全占领。约在此过程中创立了斯巴达国家。9-7世纪,斯巴达在向外扩张的同时,内部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原始社会逐渐解体,并逐步形成一套有特色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26]这种解释,斯巴达不是明显的领土国家吗?可是,以上各工具书的表述也极为明确:斯巴达是城邦国家。就在最近的有关希腊城邦的研究中,依然将斯巴达作为城邦来看待。“斯巴达公民的主要职责是保卫城邦”,“在斯巴达,对共餐制的参与甚至是强迫性的。观戏补贴和强制性的共餐制都说明,公共生活对城邦来说非常重要。”[27] 问题的再研究 按理,从法律史的叙述,到世界历史的叙述,再到最权威的工具书的解释,都肯定斯巴达为城邦国家(尽管这其中有些问题,上文已涉及),也就是说,从细枝末节到根子上都如此肯定,对这个问题的追问应该就此画个句号了。可是,顾准为什么会说:“斯巴达不是严格意义下的城邦”?而且强调:“西方历史家通常都赞同这种说法。它在古希腊史中是一个变例。” 经过考证,我认为:斯巴达是领土国家,顾准之说应予以提倡与补充。原因如下: 第一、先看城邦国家和领土国家的含义。“城邦即通常所说的城市国家,译自英文City-State……”[28]更确切地说:“城邦,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的独立主权国家”,“这里所说的‘独立主权’的意义是相对的,因为按照希腊人的概念,甚至‘参加’在某个‘帝国’内的城邦,只要有自己的法律,有自己的议事会、执政官和法庭,它还是一个城邦。”“以一具城市为中心”的这种说法,显然就排除了领土广阔,包含多个城市的国家。“那种国家是‘领土国家’,而不是城市国家了。”“城邦首先是迥异于‘领土国家’的‘城市国家’。”[29]“城邦的特点之一是它的小国寡民的规模,整个希腊世界包括数以百计的独立城邦。每一城邦以城市为中心,周围有乡镇。城邦是城市和周围农村构成的整体。”[30]那么,究竟该如何解释领土国家?“这里所说领土国家类型的城邦,并不是指若干城邦的联盟,因为联邦内诸邦是自治的,它们都具有相对的独立主权。这里指的是斯巴达,某种程度上特萨利亚(Thassaly)也是,拿斯巴达来说,它以万人左右的特权公民统治区域广阔的边区居民所住的区域和市邑,统治为数众多的农奴身份的黑劳士。”[31]“边区居民”的位置何在?“修昔底德告诉我们,斯巴达南边一个海岛锡西拉(Cythera)为边区居民所居住,有他们自己的城市,在这个城市范围内他们有某种程度的自治权,然而,斯巴达的军政大计他们无权参与,他们的城市还有斯巴达特派的‘事务官’(总督),他们要交纳贡赋。”[32]事实上,“锡西拉”只不过是举个例子而已。具体看,斯巴达的边区居民占地辽阔,“以锡西拉的例子来推论,由万人左右的公民组成的斯巴达国家分明是一个领土国家,锡西拉之类边区居民城市则是这个领土国家的一个自治市”。同时,由于铁器的广泛使用,土地私有制已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在公元前8世纪的比奥提亚诗人希西阿德的诗篇中,已经提到土地私有制发展的深入和普遍。”[33]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