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论俄罗斯的亚太战略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烟台大学学报》 杨鲁慧 参加讨论

苏联解体是战后国际关系演变过程中最重要的事件。两极体系中一极的“坍塌”,使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重新组合、调整。冷战后,在新的世界政治体系中,俄罗斯在世界上应如何定位,俄罗斯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和调整,俄罗斯地缘政治战略的走向又如何,这都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俄罗斯亚太政策的历史由来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继承者面临着“双重”构建任务,既要根据国内制度变迁,制定新的经济战略,又要重新调整对外战略,重塑俄罗斯大国形象。这两方面相辅相成,紧密相关。从根本上说,俄罗斯是否能实现其大国复兴的战略目标,以大国的地位和作用驰骋于世界政治舞台上,还是在于它对外战略的有效性。它不仅必须在国内创新出有效率的经济机制,同时也必须制定出稳定灵活的对外战略,更重要的是在两者之间实现有机的结合。
    俄罗斯的亚太政策是苏联对外战略的继续和发展。冷战时期,美苏争霸的战略重点在欧洲,但亚太地区也是它们争夺的重要地区。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调整了它的亚太政策,并强调亚洲在苏联的对外政策中具有“头等重要意义”,亚太地区是对外政策的“一个中心问题”,形成了主题鲜明的亚太战略:承认苏联和美国都是亚太地区的国家;认可亚太地区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注重强化在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外交上的政策力度;把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作为向亚太地区开放的前沿阵地。苏联亚太政策的制定及实施直接影响到后来的俄罗斯的东方政策,为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外交开辟了道路,是俄罗斯新的亚太政策的渊源。但俄罗斯毕竟不同于苏联,它面临着新的、错综复杂的国内外严峻环境,需要重新调整它的对外战略。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奉行亲西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把外交活动的重心移向欧美发达国家。但这种政策并未达到预期目的,随后又调整为“全方位”外交战略,即“两个重点”:美欧和亚太。在重视西方外交的同时,重视并加强对亚太外交。1997年叶利钦在会见菲律宾总统拉莫斯时提出:“俄罗斯不应该只围绕着欧洲和西方转,还应当发展与亚洲地区国家的合作。亚洲对俄罗斯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因为俄罗斯2/3领土在亚洲,还因为俄罗斯致力于积极参与这一地区的进程。”(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1997年9月12日电)
    俄罗斯“全方位”的外交政策,并不意味着外交战略没有重点,在外交目标的次序安排上没有轻重缓急之分,其中对外战略的重点之一就是亚太地区,这是俄罗斯东方外交的重要内容。俄罗斯力争参与亚太地区发展的全过程。它在亚太地区的战略目标是,保证俄国东部边界的稳定和安全;为俄进行市场化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俄的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加入地区一体化进程创造条件。把经济发展放到外交政策的重要位置上,这是俄罗斯外交非意识形态化的逻辑结果,也是对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现实选择。从全方位外交和非意识形态化的现实主义出发,俄罗斯制定了亚太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与该地区所有国家建立友好伙伴关系,致力于参加亚太地区所有的多边机制,参与该地区的发展进程,尤其是加入亚太经合组织,走向亚太市场。与中国的关系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俄罗斯认为,同中国处理好关系是走向亚太地区的捷径。因此,前总统叶利钦要求俄罗斯的对外战略必须坚决地走向亚太地区,认为“俄罗斯这个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地位是独一无二的这一说法是正确的。”亚太地区在俄外交中的地位日趋上升,已成为俄罗斯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普京当选俄总统以来,多次重申将继续推动亚太战略,并于2000年7月对中国、朝鲜和日本进行国事访问。
    二、俄罗斯亚太政策的演变和特点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大大缩小,其地缘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在东部,俄罗斯在地缘政治上虽然没有受到直接威胁,但却面临着丧失亚洲大国地位的危险。对此俄罗斯采取多种手段积极参与亚太事务。其亚太战略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1-1992年),实行向西方“一边倒”政策,尚未提出明确的亚太战略目标。90年代初期,俄罗斯基于实行西方民主,争取西方经济援助,努力“融进西方文明社会”。这一阶段的对外战略和政策特点:其一,完全向西方国家倾斜的“一边倒”政策。俄罗斯在放弃原先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后,为向西方世界示好,不惜在国内外问题上向西方作出重大让步,企求以此换取同西方国家建立“战略伙伴和盟友”关系。其二,以寻求西方大规模的经济援助作为推动国内激进经济改革的动力源,把西方的援助看作是解决国内经济困难的灵丹妙药,在重大的国际问题上,与西方国际社会保持一致,在涉及俄罗斯切身利益问题上唯唯诺诺。其三,1992年初期,俄罗斯外交部制定的外交政策虽然提出不但要偏重于欧美,而且要侧重于亚洲,但并未付诸具体行动,在目标和政策上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第二阶段(1992-1993年),积极推行稳定东部安全环境,扩大在亚太地区的政治影响,确立以“亚太大国”地位为主要目标的亚太战略。俄罗斯在推行经济改革过程中付出重大代价,但仍未获得大规模援助和西方社会的信任,这大大伤害了俄罗斯人敏感的自尊心。俄罗斯不得不重新调整它的外交战略,把目光投向经济快速发展的亚太地区。1992年7月,叶利钦宣布,俄罗斯外交“将坚定不移走向东方”。总统顾问斯坦克维奇撰文言:亲西方外交只能使我们今后扮演小伙伴的角色,只有加强亚太外交,建立全面、均衡的外交战略框架,才能最终恢复我们作为一个世界领导者的地位,在东西方之间架起一座桥梁。1993年叶利钦批准了俄国的“对外政策构想”,“强调恢复大国地位,维护本国利益”,突出“经济优先”和“东西均衡”的原则。这标志着俄罗斯亚太战略的形成和俄罗斯亚太战略目标的最终确立。在这一时期,俄罗斯亚太战略的特点主要体现为:其一,以经济合作为中心,发挥俄罗斯远东的经济潜力和地缘经济优势,争取融入亚太多边经济合作机制,成为亚太经济合作伙伴。其二,以安全对话为重点,积极推动建立亚太地区安全体系。(拉林:《莫斯科对亚太地区安全和稳定的看法》俄新社1995年8月1日)其三,以多边对话为途径,正确处理与亚太大国的关系。1992年11月至1993年10月,叶利钦先后出访了韩国、中国、印度和日本,以促进中俄关系全面发展,缓和日俄关系,发展韩俄友好关系,争取印度的继续亲俄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