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论18世纪末爱尔兰冲突及英国政府的化解策略(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 郭家宏 参加讨论

但是随着英国工业革命和人道主义运动的发展,英国政府对于爱尔兰天主教的态度也逐渐变得宽容。1778年“加德纳法案”允许天主教徒自由购买土地。1782年辉格党上台,该党领袖都受洛克思想的影响,这使爱尔兰问题出现了转机。1782年,谢尔本勋爵通知新上任的爱尔兰总督波特兰公爵,希望能“满足爱尔兰人民的愿望”[7](p.267)。就在这一年,自由主义精神占优势的爱尔兰议会通过了第二个宽容法案,根据这项宽容法案,凡是在1778年已经履行过忠诚宣誓的天主教徒,可以按照新教徒同样的条件购买、持有或者遗赠自由掌管地和租种权[2](p.596),这实际上是取消了对爱尔兰天主教徒在取得并继承租地上的限制。同时还废除了1719年颁布的“公告法”,标志着推行了100多年的宗教法典中的惩罚性措施已经结束。
    天主教会是君主政体的朋友,也是反对革命和反对无神论的坚强堡垒。爱尔兰的天主教主教、神甫以及高贵阶级都对法国革命流露出一种毫不掩饰的恐惧,爱尔兰天主教徒似乎又站到了保守派一边。英国首相小皮特认为,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抚慰爱尔兰人。于是英国政府向爱尔兰议会施加压力,迫使爱尔兰议会下院于1793年以3:2的多数通过《解放天主教法案》(The Catholic Relief Act),规定天主教徒可以持有武器,可以当选为市镇团体的成员,可以以40先令纯收入的财产资格在各郡和自由选邑参加选举,可以担任大陪审团委员,可以在都柏林大学获得学位,可以在部队里担任将军以下的军官;但是他们不可以当选议会议员[6](p.46)。
    实现英爱合并,最关键的是解放天主教徒问题。当时的局势明显表明,只有在“国教帝国中”,即国教在帝国中,至少在宗主国中占多数,解放天主教徒问题才能被平等地看待。而单独的爱尔兰议会是不可能接纳天主教徒和国教反对派,从而使自己陷于困境的;只有不列颠议会才能给天主教徒带来彻底解放的可能性。皮特向爱尔兰天主教僧侣集体承诺:一旦两国合并,他将支持解放天主教徒[6](p.50)。此时爱尔兰的天主教主教,尤其是都柏林大主教约翰·特罗伊(John Troy)已经遍向于支持英爱合并,期望接着就能解放天主教徒。1799年,爱尔兰天主教主教秘密通过决议,决定接受政府提供的薪金,同时承认政府对教皇选派的主教和任命的教区神甫有否决权[6](p.50)。在约翰·菲茨吉本(克累尔伯爵)的领导下,爱尔兰有影响的贵族也支持威廉·皮特的政策,他们都认为:国教的优势地位比独立的议会更为重要,如果爱尔兰加入英国,英国的军事力量就会保护国教在爱尔兰的垄断地位[3](p.31)。因此皮特和总督康沃利斯希望合并之后就实现解放天主教,这样才可能“不是和某个党派,而是和爱尔兰国家实行合并”[2](p.659)。
    (3)经济上放松对爱尔兰的控制
    放松对爱尔兰经济上的限制,是英国工业革命发展的结果,也是爱尔兰斗争的结果。但是,由于受到国内工商业的压力,英国政府在这方面出尔反尔,反而引起爱尔兰的不满。
    1778年4月8日,在诺斯的支持下,下院通过了5项决议, 取消了航海制度强加给爱尔兰的大部分负担。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工业城市立即作出了剧烈反应,对此英国政府只好改弦更张,将上述商业方面的让步几乎全部取消[9](p.584)。小皮特当政后,想彻底解决爱尔兰问题。他认为1782~1783年的解决办法不彻底,因为它没有规定帝国内部的全面控制权,甚至没有解决爱尔兰在帝国内部的贸易权问题。为此,1784年2月小皮特派遣拉特兰公爵(Duke of Ruttland)担任爱尔兰总督,委派托马斯·奥德(Thomas Orde)担任爱尔兰事务大臣。1785年托马斯·奥德在爱尔兰议会提出建议,主张两国之间进行自由贸易,并允许爱尔兰参加帝国的全部贸易,交换条件是:当爱尔兰的年收入超过66.5万英镑时,要献出部分余额资助帝国海军[2](p.621)。
    爱尔兰议会接受了这个建议。但是由于国内商业界的反对,小皮特不得不缩小了对爱尔兰的让步范围,禁止爱尔兰在南非和南美之间地区进行贸易,并规定爱尔兰不通过大不列颠就不得进口印度货物。这个修改了的协议无法为爱尔兰议会所接受,因为接受这个协议,不列颠议会就会彻底控制帝国贸易,垄断同印度、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同海外殖民地的通商,爱尔兰就只能被死死地限定在不列颠帝国内部进行贸易,并且还不准爱尔兰与英格兰进行贸易。
    三、措施实施的效果及影响
    18世纪中叶,随着英国工业革命及人道主义运动的发展,英国人对殖民地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就认为,殖民地是母国的负担,主张放弃贸易垄断;同时他还提出按纳税比例来确定殖民地代表在英国议会中的人数。埃德蒙·伯克则反对殖民地实行高压政策,主张用血肉、感情的纽带维护帝国对殖民地的统治[10]。英国这时对爱尔兰天主教的态度也变得宽容。这个大环境的变化,以及新的殖民理论,成了英国化解爱尔兰冲突的思想渊源。
    但是,18世纪末期英国化解冲突的措施并不成功,尤其是英爱合并,反而成为19世纪爱尔兰冲突的根源。
    首先,英国并没有平等地对待爱尔兰人。
    《合并法案》使爱尔兰与英国在政治上实现了合并,爱尔兰教会成了英格兰爱尔兰联合教会的一部分。但是爱尔兰并没有像苏格兰、威尔士那样与英国融为一体,爱尔兰仍保留了代总督、都柏林官僚体系、独立的法院、地方监狱制度以及各种官僚机构。当局处理爱尔兰商业时,仍然沿用过去的方法。经常悬置的宪法,伴随着高压和战时法律,都表明英国没有将爱尔兰看成是英国的一个部分[3](p.35) 。
    其次,英国方面也没有实践对天主教多数派许下的诺言,这就使合并一开始就大失人心。
    英爱合并后很长一段时间,英国政府没有兑现当初的承诺,没有采取宽容政策。直到1829年2月,英国议会才通过《解放天主教法案》, 法案虽然允许天主教徒竞选议员、担任政府公职,但是却将选民的财产资格大大提高,由原来的40先令提高到10英镑,从而大大减少了选民数量,爱尔兰天主教徒选民人数由原来的23万人减少到1.4万人[10](p.288)。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