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东帝汶问题的由来与演变(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世界历史》 鲁虎 参加讨论

二、印尼占领和国际反应
    12月7日,印尼出动近万人的军队侵入东帝汶,当天占领帝力。 17日亲印尼政党组成东帝汶临时政府。1976年5月31日, “东帝汶人民议会”作出“一致同意东帝汶同印尼共和国合并”的决议。7月15日, 印尼议会通过“特别决议”,把东帝汶划为印尼的第27省。8月3日,印尼正式设立东帝汶省。
    印尼独立后,就有人提出应把东帝汶统一在印尼版图中,但50和60年代为争取收回西伊里安,印尼多次强调其继承的是荷兰在印尼群岛的殖民遗产,而对葡属东帝汶没有领土要求。1974年5月后, 印尼希望东帝汶自愿选择加入印尼。6月17日, 印尼外长马利克曾明确指出东帝汶拥有自决的合法权力。然而后来的形势表明,多数东帝汶人不愿与印尼合并。因此,到10月份印尼已制定武力干预的政策。12月,马利克说东帝汶只有与印尼联合或继续在葡统治下,第三种选择即独立是“不现实的”。
    印尼为此大造舆论,称革阵是一小撮人的共产主义组织,东帝汶会成为共产主义扩张的基地。这颇能迎合印尼社会“恐共”的主流心态,因为苏哈托政权就是1965年后通过镇压印尼共产党上台的。事实上革阵只是个争取民族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少数领导人比较激进,但根本不是共产主义者。印尼另外担心,东帝汶独立会引发印尼境内的分离主义情绪。但当时东帝汶本身并不是印尼的一部分,作为葡属殖民地要求独立是其民族权利,与印尼国内的地方分离运动并无关联。东帝汶面积和人口都不及印尼的1%, 所谓的威胁印尼安全和统一最多只是一种猜测。
    西方大国的纵容态度有利于印尼下决心吞并东帝汶。美国视印尼为“友好的反共”政权。1975年印支三国革命胜利后,西方更把印尼看作是抵挡共产主义前进的最有力堡垒。它们都不愿因关注东帝汶命运而影响到与印尼的关系。12月5-6日即印尼入侵前夕,美国总统福特访问印尼,显然事先知道印尼的行动计划。1976年美国对印尼军援为4000万美元,比1975年增加了一倍。在联合国历次谴责印尼的决议中,美国都投弃权票。澳大利亚在东帝汶问题上另有经济利益的考虑。帝汶海油气储量丰富,澳认为“与印尼将比与葡萄牙或一个独立的葡属帝汶更容易达成协议”。1974年9月6日,澳总理惠特拉姆访问印尼后同意,东帝汶最终与印尼合并是不可避免的。1975年10月两名澳记者在印尼军队的边境进攻中被杀,澳并没有提出抗议。1978年1月, 澳成为世界上唯一承认印尼对东帝汶拥有主权的国家。而西欧只有爱尔兰一国公开反对印尼在东帝汶问题上的做法。
    印尼军事行动中断了东帝汶非殖民化的自然过程,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葡萄牙第二天就宣布与印尼断交。12 月12 日联合国大会和12月22日安理会通过决议,要求印尼撤军,呼吁各国尊重东帝汶的领土完整和人民的自决权力。1976年12月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3153 号决议,不承认印尼合并东帝汶。此外,联合国非殖民化委员会、人权委员会等组织和不结盟运动都不断通过类似决议。这些决议的核心有两点:要求印尼撤军和让东帝汶人民行使自决权。但印尼称参战的是受到“邀请”的“志愿军”,东帝汶人民已行使了自决权,认为国际社会的决议对它没有任何约束力。
    联合国大会每年都通过东帝汶问题的决议,投赞成票的主要是葡萄牙及其前殖民地国家、新近获得独立的国家和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但因西方国家采取默认既成事实的态度,加上印尼积极的外交游说,1982年联大作出决议时,50个国家赞成,50票弃权,46票反对。许多成员国不想再在联合国讨论东帝汶一事,而是要求秘书长“与直接当事各方进行协商,以期求得全面解决”。1983年9月23 日联大同意秘书长的推迟到1984年39届大会审议东帝汶问题的提议。1984年联大又决定无限期推迟。
    80年代中后期,东帝汶问题相对沉寂。印尼控制东帝汶,但这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合法认可。根据1960年联合国大会1542号决议,东帝汶仍处在葡萄牙管理下的未获得自决权的地区。东帝汶问题成为印尼外交的最大障碍,长期影响着其区域大国作用的发挥。
    三、帝力事件和西方“人权”外交
    印尼的入侵遭到东帝汶人民的顽强抵抗,直到1979年3 月才基本控制全境,但革阵坚持游击战。1983年3 月革阵与印尼驻军达成停火协定。8月下旬印尼发动大规模的“清扫行动”,但游击队迅速转移, 保存了部分实力。1988年新的抵抗运动领导核心东帝汶民族抵抗理事会成立。它淡化了激进色彩,团结所有东帝汶人为独立而战,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支持。其抵抗武装东帝汶解放军人数在千人左右,拥有多处丛林营地,并不断袭击印尼驻军。反抗伴随着镇压,暴力成为东帝汶人日常生活挥之不去的组成部分。
    1991年11月11日,印尼军警枪击帝力示威群众,200多人被杀。 这一事件重新引起人们对东帝汶局势的关注。欧共体严厉谴责印尼的行为。荷兰、加拿大和丹麦终止所有的经援。葡萄牙反应最为强烈,积极游说要求欧共体采取强硬态度。1992年2 月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强烈批评印尼。6月,美国参议院投票停止对印尼军事培训援助拨款。
    世界冷战结束,印尼在东西方对抗中的战略价值消失。帝力事件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开始利用东帝汶“人权”问题不断向印尼施压。西方不顾在东帝汶问题上扮演过不光彩角色的历史,转而打起人权牌,不仅是想扮演主持“正义”的道德形象,而且想籍此压服印尼进行西方式变革。1993年3 月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日内瓦会议通过了谴责东帝汶人权状况的决议。美国首次投票反对印尼。7 月东京七大工业国首脑会议前夕,日美两国对东帝汶问题表示关注。在澳大利亚,同情东帝汶独立运动的舆论在增强。
    西方态度的转变使印尼极其恼怒。印尼在东帝汶推行更加强硬的军事控制政策。逮捕处决了数以百计的所谓革阵同情者,并迫使东帝汶青年举行宣誓效忠仪式。1992年11月,印尼逮捕独立运动领导人萨纳纳·古斯芒,并判处他20年徒刑。另一方面,印尼采取比较灵活的外交策略,阐明印尼对东帝汶的政策,宣扬东帝汶经济建设成就,与葡萄牙和在国内的独立人士对话,安排国际代表团访问东帝汶等。在联合国秘书长的敦促和安排下,从1992年底到1997年初印尼葡萄牙两国外长就东帝汶问题进行了9轮会谈,但没有达成协议。
    在新形势下,抵抗运动把重点从开展游击战转向海外宣传活动,争取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除葡萄牙及其前殖民地国家长期一贯支持外,国际人权组织、世界天主教势力和西方大国都不同程度地关注和干预东帝汶问题。有时这几股力量是结合在一起的。1994年11月亚太经合领导人会议在印尼召开前夕,30名东帝汶青年在美国驻雅加达使馆前要求独立,军警驱赶,结果又造成流血事件。1996年10月东帝汶宗教领袖贝洛主教和抵抗组织海外发言人拉莫斯-奥尔塔获得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委员会说印尼在东帝汶20年的统治是“制度性的压迫”,把和平奖颁给二人是要促进“公正和平解决”东帝汶问题。独立运动力量壮大,内外呼应,印尼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
    印尼的占领使东帝汶社会重组。据统计,东帝汶有20万人死于战争、饥荒和迫害,相当于1975年人口的1/3。山民被迫离开深山住进“安置村”,告别了长期隔绝状态,也使传统部族文化不复存在。为造就出认同、热爱印尼的一代东帝汶新人,印尼大办学校,输入教师,灌输潘查希拉思想。但军事高压控制使这一政策难以如愿,反而为东帝汶人形成共同意识创造了条件。东帝汶青年不但一般都对印尼统治不满,而且是抵抗运动源源不断的生力军。印尼禁止使用葡萄牙语,要求推广印尼语,而东帝汶人则更愿意选择当地最大的方言德顿语。1990年德顿语成为第二教学语言,取得了当地通用语的地位。更为重要的是,天主教徒由1974年占人口的33%猛增到90%以上。天主教成为东帝汶社会文化特色。教会对印尼统治政策持强烈批评态度,始终不表态支持合并。德顿语普遍化和社会天主教化标志着新的东帝汶民族的形成。
    80年代以来,印尼在东帝汶实行“开发政策”,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但因基础落后,加上治安问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东帝汶仍是印尼最穷的省份。人均收入只有200美元左右,55.34%的人口处在贫困线下。首要经济作物咖啡年出口不到200万美元,产量也只占印尼的2%,制造业更不发达,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东帝汶人对“开发政策”同样深为不满。军方的巴特拉·英德拉集团垄断了东帝汶咖啡的生产、运输和销售,以及工程项目建设、檀香木炼油和大理石开采。它还掌握着娱乐旅馆、百货公司、电影等。此外,东帝汶有近20万来自巴厘、爪哇和苏拉威西的移民。他们从事行政、教育、农业、商业和建筑等,“占去了最好的土地、最好的工作、甚至街边的小商店”,经济上远比当地人优越。印尼要把东帝汶融入印尼经济,而独立人士和教会则认为“开发”造成当地人的进一步贫困和边缘化,东帝汶正在成为印尼的“殖民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