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北约组织对苏联能源设备禁运政策的缘起与影响(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世界历史》2016年第1期 崔丕 参加讨论

上述三个方面的“差异”,彰显了美国对苏经济遏制战略和东西方能源贸易管制政策的发展与变化,也反映了美国政府在相当程度上汲取了北约组织对苏联能源设备禁运政策的历史教训,在相当程度上超越了北约组织对苏联能源设备禁运政策的框架。
    通过以上历史考察,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首先,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西欧国家、日本与苏联的能源贸易之所以能够得到发展,是与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东西方贸易管制政策的重大调整、巴黎统筹委员会部分解除对油轮和大口径输油钢管的出口管制、苏联能源发展战略这三个要素息息相关的。美国政府密切关注东西方能源贸易的发展,从军事战略、政治、经济各个方面评估东西方能源贸易的意义。早在美国政府向北约组织提出对苏联禁运能源设备的建议案以前,美国政府就试图阻止日本和西欧国家向苏联出口油轮。
    其次,美国政府在推动北约组织对苏联实施能源设备禁运的过程中,在国际外交领域展开了一系列重要活动。其中包括:(1)推动北约组织经济咨询委员会建立特别研究机构“石油研究小组”,对东西方能源贸易进行全面的评估,从而使美国政府对东西方能源贸易的认识逐渐转化成为北约组织多数成员国的共识。(2)同英国政府在北约组织内外进行交涉,双方终于达成秘密谅解。尽管英国政府对北约组织关于对苏禁运决议持保留态度,但是,英国政府在北约组织内没有公开反对禁运决议。英国政府立场的微妙变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3)为了防止苏联寻求替代来源,美国政府积极谋求日本政府的支持与合作。如果仅仅关注美国政府在北约组织决定对苏联实施能源设备禁运政策以后的对日外交活动,难以全面揭示美国政府推动北约组织对苏联能源设备禁运政策的发展过程。
    再次,北约组织对苏联禁运能源设备,开创了美国政府利用国际防务机制推行对苏经济遏制战略的先例。同时,北约组织对苏联禁运能源设备,又是冷战时期东西方贸易管制政策史上的特例。从长期来看,它对美国东西方能源贸易政策的影响是有限的。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回归到利用巴黎统筹委员会推进对苏经济遏制战略的轨道。美苏关系的发展状态和美国在西方防务体系、西方经济体系中的相对地位,直接影响着美国与西方盟国关系的稳定程度,也深刻影响着东西方能源贸易的发展进程。
    最后,应当指出的是,面对北约组织在能源设备领域的禁运,苏联谋求从日本、奥地利等非北约成员国获得大口径输油钢管,从而保持与北约组织的对抗态势。直到1968年,苏联政府仍然拒绝直接与联邦德国钢铁企业缔结任何贸易合同。(65)正是在这里,暴露了北约组织对苏联能源设备禁运政策的限度。但是,面对巴黎统筹委员会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制裁,苏联几乎没有多少回旋余地,只能搁置西伯利亚天然气输送管线建设项目。直到东西方冷战终结以后,才得以恢复建设。美苏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差距明显扩大。1986年,在20种重要技术领域,美国在13个领域中领先,在2个领域中与苏联平分秋色,苏联在5个领域中独占鳌头。到苏联解体前,美国已经在15个领域中独领风骚,在3个领域中与苏联处在同一水平,苏联仅在2个领域仍然保持领先地位。这种差距,恰恰集中在美国和巴黎统筹委员会严格管制的大型计算机、软件、微电子制造和实验设备这些领域。(66)这种差距,也是深刻影响冷战后国际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重要因素,这其中的历史教训,值得深思。
    注释:
    ①贡纳·阿德勒—卡尔逊:《西方经济战1947-1967:对外经济政策研究》(Gunnar Adler-Karlsson,Western Economic Warfare,1947-1967:A Study i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阿姆韦斯特维克赛尔出版社1958年版;安格拉·斯藤特:《从禁运到东方政策:西德与苏联的政治经济关系,1955-1980》(Angela Stent,From Embargo to Ostpolitik: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West German-Soviet Relations,1955-1980),剑桥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布鲁斯·W.詹特森:《输油管线政治:东西方能源贸易复杂的政治经济》(Bruce W.Jentleson,Pipeline Politics:The Complex Political Economy of East-West Energy Trade),剑桥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迈克尔·马斯坦多诺:《经济遏制:巴黎统筹委员会与东西方贸易的政治》(Michael Mastandumo,Economic Containment:COCOM and the Politics of East-West Trade),康奈尔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伊恩·杰克逊:《经济冷战:美国、英国与东西方贸易,1948-1963》(Ian Jackson,The Economic Cold War:America,Britain and East-West Trade,1948-1963),帕尔格雷夫出版社2001年版;弗兰克·卡因:《冷战时期的经济战:欧洲对美国贸易禁运的反应》(Frank Cain,Economic Statecraft during the Cold War:European Responses to the US Trade Embargo),劳特利奇出版社2007年版。
    ②《关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152/3号文件美国经济防卫政策的第一个执行情况报告》("First Progress Report on NSC152/3,U.S.Policies on Economic Defense"),1954年8月30日,《美国对外关系,1952-1954》(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52-1954)第1卷,美国政府印刷局1983年版,第1252页。
    ③崔丕:《美国的冷战战略与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1945-1994年)》,中华书局2005年修订版,第338-413、434页。
    ④《苏联石油价格》("The Pricing of Soviet Oil"),1965年3月12日,《解密档案参考系统》(Declassified Documents Reference System),盖尔公司2015年版,文件号:CK3100606437-CK3100606440。
    ⑤《苏联石油价格》,1965年3月12日,《解密档案参考系统》,文件号:CK3100606437-CK3100606440。
    ⑥布鲁斯·詹特森:《输油管线政治:东西方能源贸易复杂的政治经济》,第86、98页。
    ⑦《国务卿腊斯克致美国驻德、法、日大使电》("Outgoing Telegram From Secretary of State Dean Rusk to Bonn,Paris,and Tokyo"),1962年12月8日,《国家安全档案:北约禁运钢管》(National Security Files,NATO Pipe Embargo,Box 223.Kennedy Presidential Library),肯尼迪总统图书馆,第223箱。
    ⑧《研究备忘录第13号:情报研究局(托马斯·休斯)致国务卿,西方努力防止向苏联出口大口径钢管》("Research Memorandum RES-13,Western Efforts to Prevent Large-Diameter Pipe Exports to the Soviet Bloc,Bureau of Intelligence and Research(Thomas L.Hughes)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1963年4月3日,《国家安全档案:北约禁运钢管》,第223箱。
    ⑨东西通商课:《对苏出口输油钢管》,1962年10月15日,13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2012年5月10日公开,E'4.0.0.3-3/2,第21页。以下在引用该卷宗档案时,只标注分类号和页数。
    ⑩《会谈纪要:意大利进口苏联原油》("Memorandum of Conversation,Subject:Italian Imports of Soviet Crude"),1960年11月3日,《美国对外关系,1958-1960》第7卷,美国政府印刷局1994年版,第620-624页。
    (11)《美国驻13大使致国务院电》("Embassy Tokyo to the Department of State"),1959年2月4日,石井修、小野直树监修:《美国对日政策文件集》(Osamu ISHII and Naoki ONO,Documents on United States Policy toward Japan)第2期第7卷,柏书房1996年版,第9-20页。
    (12)《日苏贸易协定(1960-1962年)》,全文见:《英国驻日大使致外交部电》("British Embassy,Tokyo to FO")1960年3月11日,《英国外交部有关日本和远东的档案》第2编,《英国外交部有关战后日本的档案》(Foreign Office Files for Japan and the Far East,Series Two:British Foreign Office Files For Post-War Japan)第96卷,亚当·马修公司2005年版,FO371/150595,第464-479页。1961年12月21日,苏日双方签署《关于现行日苏贸易协定的议定书》,对双方进出口商品的种类和价值做出明确规定,全文见:《英国驻日大使致外交部电》("British Embassy,Tokyo to FO"),1960年12月23日。《英国外交部有关战后日本的档案》第96卷,第526-533页。1962年2月23日,日苏双方签署《关于1962年度贸易议定书》,全文见:《英国驻日大使致外交部电》,1962年3月2日。《英国外交部有关战后日本的档案》第112卷,FO371/164987,第341-348页。《英国驻日大使电》,1961年11月9日。《英国外交部有关战后日本的档案》第105卷,FO371/158508,第204-211页。
    (13)东西通商课:《对苏出口油轮》,1962年10月15日,E'4.0.0.3-3/2,第1-2页。
    (14)1963年3月21日,国务院重新评估了美国的钢铁工业生产能力,美国钢铁工业生产大口径钢管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蒂姆伯莱克大使致腊斯克国务卿的备忘录:向苏联出口大口径输油钢管》("Memorandum,Ambassador Timberlake to Secretary Rusk,Large-Diameter Pipe Shipments to USSR"),1963年3月21日,《国家安全档案:北约禁运钢管》,第223箱。
    (15)《致总统的备忘录:苏联集团的石油》("Memorandum for the President,Subject:Soviet Bloc Petroleum"),1959年6月20日,《解密档案参考系统》,文件号:CK3100367576-CK3100367578。
    (16)《国务卿致美国驻日大使电》("The Secretary of State to Embassy Tokyo"),1960年5月3日,石井修、小野直树监修:《美国对日政策文件集》第2期第9卷,第234-239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