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农业史、气候外因与饥荒的终结(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社会科学网 R.W.霍伊尔 冯雅琼 参加讨论

在约500年的小冰期中,的确存在一个较为寒冷的时期,但是人们尚未就其持续的确切时间达成共识,该时期究竟是从16世纪晚期持续到17世纪晚期,还是某个更短的时段。同时,围绕蒙德极小期(1645至1715年,无太阳黑子记录,太阳活动衰微,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减少),也有大量讨论。人们据此认为,地球温度的
    下降缩短了作物的生产季节,减少了作物产量,同时也改变了天气模式。寒冷的气候会通过各种途径对人类产生影响:例如,20世纪60年代及之后的研究表明,苏格兰部分边缘地区的农耕出现后撤现象,这与气候变冷密切相关。
    凯利和奥格拉达发现,在北欧历史上,曾有三个较短时期的气候尤为寒冷,分别为:16世纪90年代,17世纪90年代和19世纪10年代。不过他们认为这些时期气候的寒冷是一系列随机事件的结果,而称不上特殊的气候期。这种短时期对历史学家而言十分有益,因为他们可以从十年或数十年这样的时段中看到变化的发生。但是由于农业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因此除非变化特别极端,五十年左右的气候寒冷状况对我们而言几乎毫无意义。北欧农业还有一个重要优势:它有三种适应不同气候条件的谷物——小麦、大麦和燕麦。虽然直到17世纪末,燕麦在英格兰仍被视为动物饲料,但是燕麦的确能够在农业歉收年份仍保持较高产量,从而维持人类生命。
    最近,帕克(Parker)在其巨作《全球危机:17世纪的战争、气候变化与灾难》中,采用了小冰期的概念。无可否认,这是一本鸿篇巨制的杰出历史作品,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正如其他学者注意到的那样,第一个问题在于它的基本前提——由地球普遍降温导致的气候变化,造成了全球危机。这是该书最为薄弱的环节:首先,作者将尚存巨大争议的观点当作定论及论述的起点;其次,人们尚无法确定气候寒冷期或持续的恶劣天气如何导致绵延一个世纪的危机。(在我看来,干旱是个例外,它会导致难以克服的灾难。)无疑,我们有可能确立某个困难年份与某个政治动乱之间的联系(如帕克所为),尤其体现在,当人们面临高物价和高税收时,会抨击甚至推翻政府。但是,若认为持续一个世纪的小冰期与漫长的政治动乱和战争间存在直接联系,似乎还较为牵强。
    从事媒体工作的特略(Tello)等人,提出了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漫长的寒冷期,会对农业产生怎样的影响?他们认为,寒冷气候对农业的影响,不仅仅在于缩短作物的生长期,更在于对生物过程产生更加根本性的影响。气候寒冷会减缓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与营养物的释放,从而使农民不得不增加肥料来弥补土壤营养不足。一旦气候回暖,累积的营养物便会得到释放,从而导致粮食产量提高。虽然这一论断正确与否尚需细加斟酌,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蒙德极小期的寒冷气候(假若承认存在这样一个时期)并未造成不列颠粮食普遍短缺;相反,在该时期,英格兰和苏格兰的粮食产量均超出了当地需求,为了维持农业收入和租金的稳定,两地采取给予补贴金的方式来鼓励粮食出口。
    马克·奥弗顿(Mark Overton)1989年的研究,开创了讨论天气变化对农业产量影响的先河。奥弗顿通过一份来自诺福克郡雷恩汉姆的天气日志,发现在1660年之后的25年中,气候呈现这样的态势:春季来得迟且异常干燥,夏季则普遍湿润。这种天气对干草的生长产生了破坏性影响,因为干草无法在干燥环境中生长,在湿润环境中则不能顺利收获。一位观察者特别注意到,1681年春,天气极为干燥,随之而来的是7月份的大雨。当年,干草严重歉收,不过之后芜菁的播种弥补了饲料的不足。需要解释的是,芜菁是诺福克四轮耕作制中的重要一环——人们会在田地收获之后,让牲畜在上面过冬,并用剁碎的芜菁根来喂养它们。该方法不仅使得大批牲畜得以顺利过冬,还会积攒大量粪肥。奥弗顿指出,芜菁最早是作为一种应急的饲料作物而种植,而到了17世纪晚期农民感兴趣的不再是芜菁根而是芜菁叶。这个事例,或许最有力地证明了恶劣天气有时反倒会带来农业创新。
    最近,我们获得了一份新的天气证据,它来自1644至1683年埃塞克斯郡牧师拉尔夫·乔斯林(Ralph Josselin)的日记。日记内容表明,17世纪50年代气候较为温和;50年代之后,气候较之我们所处的时代更加寒冷、潮湿,且多暴风雨。一项相关研究认为,这是“蒙德极小期后期”的有力证据。不过该研究并未指出恶劣天气是否会带来农业实践的变化,或人们采取了何种应对策略,这有待将来的进一步研究。
    假如我们搁置争议,暂且承认蒙德极小期的确会带来一段天气寒冷和潮湿期,那么将有助于解释17世纪晚期的两大公认变化。首先,17世纪晚期粮食产量增加,且其增幅使得政府不得不采取出口给予补贴金的方式来维持国内价格和地租。其次,17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还见证了粮食生产的重新布局——重黏土地上的作物转移到轻质土地上,许多重黏土地块被圈围起来饲养牲畜。一些历史学家将这种现象简单地解读为谋求竞争优势——高成本土地由粮食种植改为牲畜饲养或乳业。但是,如果考虑到天气变化,我们或许能看到更可信的根本原因:天气状况的改变,迫使在冬季难以播种的重黏土地发生了转向。这几十年还见证了小土地所有者的成长,恶劣天气或许也是这种变化发生的原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