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野史秘闻 > 历史剧 >

揭《一步之遥》原型:轰动上海滩的“阎瑞生案”(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9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但电影版《阎瑞生》的出现是另外一群人在做。当时上海有一群在洋行里工作的年轻人,他们都喜欢电影。这群人和中国早期电影渊源很深,有些人一直从事电影行业直到1949年后。这群人里有顾肯夫、徐新夫、陆洁等,陆洁后来还成为文华电影制片厂厂长。这些年轻人都喜欢看电影,他们在1920年冬天建立了一个叫中国影戏研究会的组织,最初不到十个人。他们一开始想做一份电影刊物,1921年1月份,他们在《申报》上登了预告,说他们正在编中国第一本电影杂志。

现在的资料显示,3月底4月初又在《申报》上刊登广告说,第一期杂志要出来了。到了5月,他们又在《申报》上登了广告,内容有两条,一是自己改了名字,中国影戏研究会改名为中国影戏研究社,办公地点从山西路搬到了浙江路;二是向大家做了预告,第二期杂志可能拖期,因为他们在拍电影。在此之前,他们已经登了广告说自己正在拍阎瑞生的电影。他们自称投资5万元,我觉得是吹牛。之后,他们还登了几次拍摄花絮。比如,昨天几月几号一行人到江湾拍一场戏,扮演阎瑞生的人叫程寿芝,他认识阎瑞生,他也在洋行工作,据说两人长相很像。后来大家做了比对,确实是有点像。

中国影戏研究社的这些年轻人要拍电影,问题是他们没有拍过电影,也没有摸过摄影机,只是喜欢看电影而已。所以真正的拍摄是交给了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在1917-1918年间成立了活动影戏部。当时商务印书馆主业是教材,他们对外宣称这个活动影戏部拍的是教育电影,但其实是娱乐电影。

1921年电影《阎瑞生》剧照

商务印书馆接了中国影戏研究社的这单活。所以电影《阎瑞生》的导演是商务印书馆的,导演可能是两个人,一个是任彭年,一个是徐新夫,但这只是一种说法。

当时的电影还没有那么严格的拍摄标准,也可能是大家一起拍的。但是掌机的人是很清楚的,就是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廖恩寿,真正执笔的是商务印书馆杨小仲,他后来成为有名的导演,曾拍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1921年7月1日电影上映,中国影戏研究社包下来当时上海最豪华的电影院夏令配克影戏院——解放后更名为新华电影院,就在现在的南京西路凤阳路一带。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在夏令配克影戏院放映。做广告的时候,他们还自我标榜,我们演的都是真的,涉及到当时犯罪的地方,犯罪的那些经典,它都说是真的,比如一品香饭店,王德昌茶叶店,佘山天主教堂。

电影《阎瑞生》的票价当时是1块和1块5两种,生意非常好。电影放了一个礼拜,每天晚上放两场,第一场7点,第二场9点半。这部电影,胶片10本,每本10分钟,也就是说这部电影有100分钟左右。从这也可以看出,当时上海的夜生活非常丰富。而这种放电影方式是当时上海的惯例,白天是很少放电影的,《阎瑞生》也只是在那一周的周六白天加映了一场。也就是说,在首周,《阎瑞生》共放了15场。据1927年的《中国影戏大观》所讲,这部电影在第一个礼拜赚了4000大洋。

电影《阎瑞生》从1921年起不断再映,并在全国轮演,大概一直演到1924年。

由此可见,上海的媒体非常发达。这件事情本身也催生了新的媒体,比如中国影戏研究社,他们去拍了电影。他们其实也是“一片公司”(就只拍了《阎瑞生》),后来再也没有拍过电影,但这里有些人成为中国电影的老前辈。而他们编的杂志,第三期开始跟明星公司合作,这也是他们的最后一期。其实除了阎瑞生案,很多社会案件都很快被改编成各种舞台剧。从这也可以看到,上海当时的媒体和娱乐界的吸纳能力非常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