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军队 《汉乐府》是《诗经》后又一民歌集锦,汉乐府诗有大量描写战争、兵丁和思妇的诗,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汉代残酷的兵役制度。汉代的兵役制度的核心就在于全民皆兵,这种兵役制造成了很多贫苦百姓的妻离子散天各一方,因而也催发了许多抒情的民歌。 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这是一首典型的思妇诗,戍边的丈夫远在边疆,家中的妻子日夜思念丈夫,古代的书信传输也十分落后,难得收到家书,好不容易收到一封家书,丈夫叮嘱妻子好好吃饭,妻子的心中百感交集。汉代的国民兵役,又分几种。一种是到中央作“卫”兵,一种是到边郡作“戍”卒,一种是在原地方服兵“役”。这首诗中的丈夫去了远方当兵,有可能是作“卫兵”,也有可能是作“戍卒”,当卫兵薪资比较优渥,也没有生命危险,各地方壮丁轮流到中央作卫兵一年,当卫兵是极优待的,来回旅费由中央供给,初到和期满退役,皇帝备酒席款宴,平时穿的吃的,也不要卫兵们自己花钱。妻子能收到“素”书,那说明丈夫还是有点钱的,所以应该是作了卫兵。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这首诗讲述的便是“戍卒”的悲惨生活了,汉代每人需要戍边三天,如果不想去戍边,那就需要出钱,一天出一百个钱,三天三百钱,交给政府,便可免戍。如果有很多人都不愿去戍边,便可以集资雇佣一人去戍边,往往被雇佣的便是家中穷苦,出不起钱免役的人。女子和丈夫因为兵役而生生别离,也不知道何时能够相见,戍边的路途遥远,生活艰苦,女子千叮万嘱丈夫要好好吃饭。这对夫妻的经济水平肯定是属于贫下中农级别的,汉朝的土地并不是均分的,但是需要负担的责任却是均等的,这明显是不公平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汉乐府中充斥着大量的征夫思妇诗,让人深深的体会到汉代兵役的残酷。 汉武帝是一个穷兵黩武的皇帝,喜好战争,虽然说他的本意是为了国家的强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对民生造成的伤害挥霍了文景之治带来的安居乐业。汉代的兵役制之所以以全民皆兵为目的,很大一部分就是为了满足刘彻的用兵需求。汉武帝时和匈奴打的不可开交,战败了,送公主去和亲,刘细君便是这样一个牺牲品,而战胜了也没什么好骄傲的,匈奴很快又会卷土重来,而死去的战士却不能再复生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