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历法的成就,春秋时期有了世界最早的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战国时期有二十四节气。 战国时,杰出的天文学家齐人甘德有《天文星占》,魏人石申有《天文》。他们发现五大行星中的荧惑(火星)和金星(太白)有逆行现象,测定金星和木星的会合周期长度,并定火星的值星周期为一点九年,木星为十二年,与现代科学测定极为相近。石申对二十八宿距度和其它一些恒星什宿度的测量,是早期恒星定量观测的重大成果。后人将两人的著作合称《甘石星经》。 甘德还用肉眼发现了木星的卫星,比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在1609年用天文望远镜发现该星早2000多年.石申则发现日食、月食是天体相互掩盖的现象,这在当时也是难能可贵的.为了纪念石申,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战国时,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和安排大致齐备,对农业生产起了重要的作用。秦朝实行颛顼历,以夏正十月为岁首,九月为岁尾。 鲁国的天文学家在对天象的观测中,观测到37次日食,其中33次已经被证明是可靠的.现在世人通称的哈雷彗星,早在公元前613年就被载入鲁国的史书《春秋》中,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记录.而西方一直到1682年才由哈雷发现,比中国晚了两千多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