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中国古代史 > 清朝 >

南方汉人誓死反抗清初剃发令,北方怎么没有多大动静?

http://www.newdu.com 2017-08-30 未知 佚名 参加讨论

    剃发令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清朝初年的“剃发令”曾经遭到中原汉族人民的强烈反抗,特别是在江南地区,但在北方似乎没有多大的动静,这让人很是不解。事实上,之所以会出现这样大的反差原因不少。
    问:为何清廷“剃发令”在南方引起强烈反抗,而北方却没有?
    观点1:北方也有非常激烈的反抗,只是形式不同。
    简单说一下最早失陷的辽东。八旗军攻占辽阳之后,占据了南城,城中原有的辽民被赶往北城。那时候也没有很明确的剃发令,只是八旗军派了几个骑兵,手拿红旗传令:“自髡者贳不杀。”意思就是:自己剃头的辽民不会被杀,“于是河东之民无留髢矣。”
    说明当时城中的居民都听从了这道命令,自己剃发,因为他们别无选择,不被屠城已经是万幸。
    辽阳之外的辽民就不一样了。海、盖、金、复的辽民,有条件的渡海逃往山东,也有逃向海中岛屿的,或者逃往朝鲜。实在逃不掉的,比如大批矿徒,聚山自保,宁死不肯归顺,许多人最终惨遭屠戮。
    我们看到的结果是:“东山拒贼之豪杰,已化为刀头之鬼”,那些有血性的抗击的勇士,早早被杀光了,剩下的只有顺民了。
    观点2:我不是什么地域黑,我来扯几句。
    从北往南,东北,中原,长江流域,两广,海南就是一个渐进过程,东北人的嘴巴最甜,中原的人最会表面顺应,长江流域的人倔脾气,但是也会勉强违心,两广地区的人就古板一些,但是违心的话有时也会说的很溜。到了海南就最喜欢远离,逃避。
    趋吉避凶是人的本能,避其锋芒是战术的高级境界。但是北方常年征战,如果不锻炼出表里不一,嘴巴配合,真的是没有好日子过。所以,不反抗就理所当然了。南方山地比较多,征服起来确实困难,湘西剿匪记都弄了很多年,用这个时间都可以打败了日本鬼子了。所以南方人不信邪的确实要多一些。
    其实没什么,任何入侵中原的行为,只能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同化。去看看,现在的满汉还有什么区别呢?
    从这一方面来说,北方的生存能力强一些,南方的倔脾气多一些。但是,都是中华文明的智慧体现。南北文化有差异,这样才多姿多彩,百花齐放。
    不赞成任何地域诋毁行为,人,生存最大。表面顺从,暗地里反抗,是为了民族生存。不信邪,对抗到底,也是为了民族生存。
    观点3:劣币祛除良币。
    有血性的北方汉子因为几十年的战争都消耗完了,剩下的都是明哲保身的聪明人,而且北方基本是政治军事中心,民族混合是常态,对民族的包容性更强,更容易接受异族统治。衣冠南渡的南方,汉族宗族观念很强,所以形成一股很大的凝聚力,在抗日战争中也充分体现了南北不同的抵抗力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