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纂要》 《四时纂要》以时令为纲,并且对许多生产技术作了介绍,填补了自《齐民要术》至《陈旉农书》之间相隔六个世纪的空白,对农业生产技术研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时纂要》约成书于唐末,或五代初。原书在中国早巳佚失。1960年在日本发现了明万历十八年(1590)朝鲜重刻本,且为硕果仅存的本子。《四时纂要》为分四季十二个月,列举农家应做事项的月令式农家杂录。书中资料大量来自《齐民要术》,少数则来自《氾胜之书》、《四民月令》、《山居要术》等及一部分医方书,也有韩鄂自己的点滴经验与总结。全书5卷,4万2干余字。内容除去占候、祈禳、禁忌等外,可分为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和制造,医药卫生、器物修造和保藏、商业经营、教育文化六大类。重点在前三类。 农业生产是本书的主体,包括农、林、牧、副、渔,表现出以粮食、蔬菜生产为主的多种经营传统特色。农业生产技术方面,记述较前代发展进步的有果树嫁接,合接大葫芦,苜蓿和麦的混种,茶苗和枲麻、黍穄的套种,种生姜,种葱以及兽医方剂等。还有种棉,种茶树,种薯蓣,种菌子和养蜂等则是中国最早的记载。关于种棉,有人怀疑是后人加添的,现尚难于确定。 农副产品的加工制造,记述丰富多样,特别在酿造方面有不少创新。如最早介绍利用麦麸酿制“麸豉”,价廉,且可节约粮食。制酱,突破以前的先制麦曲,然后下曲拌豆的分次作法,把麦豆合并一起制成干酱醅,并两道程序为一道。又将咸豆豉的液汁加以煎熬作灭菌处理后,贮藏以作调味品,开酱油生产之先声。 药酒、果子酒、冲水调吃“干酒”的酿制,品种多而具有特色。对各种植物淀粉的提制,从谷物扩展到藕、莲、芡、荸荠、薯蓣、葛、百合、茯苓、泽泻、蒺藜等;从果实、球茎、鳞茎、块根、根茎以至菌核,无不利用。医药卫生方面,最突出的是采录了很多种药用植物的栽培技术,成为现存农书的最早记载,而《齐民要术》在这方面是缺乏的。 《四时纂要》的最大特点,也是最大缺点,即全书共698条,其中占候、择吉、镶镇等迷信的东西占有348条,将近一半。 这与唐代密教(佛教之一支)巫术和道教的流行有关。另外,该书文字摘录过简,有时含混不清,间有失原意之处。但去芜存精,仍不失为一部有相当价值的农书。它综录的资料,门类多,简要实用,颇为后人所重视。北宋天禧四年(1020),《四时纂要》和《齐民要术》同时被推荐给朝廷刊印,颁发给各地方劝农官。再早,至道二年(公元996年)已有民间刻本。南宋翻刻过。元代的《农桑辑要》几乎全部选录了它所特有的资料。它还流传到了朝鲜和日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