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王柏龄出生江苏江都,是国民党和黄埔军校的双重元老,曾参与筹建黄埔军校,担任黄埔军校教育长、教导师中将师长等。王柏龄与蒋介石是同窗又是至交,自然深得蒋介石信赖,是当时黄埔军校内仅次于蒋的人物,但因个人能力不足,屡战屡败,最终退出军界,但也给了他陆军上将军衔。王柏龄退出军界后皈依佛教,于1942年病逝成都,享年54岁。 人物生平 1889年,王柏龄出生于江苏省江都县。晚清时期,少读家塾。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14岁时考入南京陆军小学。3年后毕业,成绩优良,保送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第一期,与蒋中正、张岳军同学,同被选为保送赴日深造。 民主革命时期,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国参加革命,参与光复南京、上海的战役。 1911(宣统三年)回国。筹划东北起义,失败后赴上海,参加陈其美攻打江南制造局的战斗。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在赴日本,入陆军士官学校十期学习。袁世凯曾派人以4万日元诱他回国供职,遭其拒绝。 1915年于陆军士官毕业,次年回中国,继续反袁活动。1923年往广州,参予创建黄埔军校,并任为军校教授部主任,黄埔军校第一任教育长。1924年黄埔学生成立党军两团,王柏龄任第二团团长(一团团长为何应钦)。 1916年回国继续革命,任中华革命军东北军总司令部(总司令居正)中校参谋,第1混成旅旅长,云南陆军讲武堂科长、教育长,云南高等军事学校炮兵科长、高级教官。 1923年4月应蒋介石电邀到广州,任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高级参谋,粤军总司令部监军。 参加筹备黄埔军校,后任教授部主任,教导第二团团长,参谋长,代理教育长。其间曾参与发起成立国民党右派组织孙文主义学会,同以共产党为骨干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相抗衡。 大革命时期,1924年1月任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历任黄埔军校教授部少将主任(副主任叶剑英)、入学试验委员会委员、教导第2团团长。 1925年2月任黄埔军校参谋长,主持筹建军校孙文主义学会,7月任黄埔军校教育长,国民党黄埔军校第3届特别党部执委会组织委员。 1926年初调任黄埔军校教导师中将师长,国民革命军第1军20师师长,第1军第1师师长,第1军副军长,参与制造“中山舰事件”。7月北伐战争开始后,任北伐军总预备队指挥官,在南昌战役中指挥失误战败被撤职。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后任长江要塞司令。 1928年追随印光大师皈依佛教,3月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成立,任教授部主任。11月,任江苏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并连续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三、四、五届中央执行委员和中央政治会议候补委员。 1929年3月后当选为国民党第3至5届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立法院立法委员,国民党中央党部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委员。 1936年7月获国民政府颁发的“国民革命军北伐誓师十周年纪念勋章”。 抗日战争时期,退出军界,以国民党中央委员身份侨寓昆明,有安定后方人心的作用。与国民党、国民政府要人及地方缙绅如李根源、曾养甫、王竹村、黄衡秋、王禹柏、王申伍等,参加云南省佛教活动,亲近太虚大师,对整理云南佛教,重建鸡足山道场等,尽力颇多。 1937年,随国民政府西迁重庆,晚年耽于禅理,与高僧印光往还。 1942年8月26日,王柏龄在成都病故,终年54岁,国民党党政要人几乎都写挽联、发唁电或参加追悼会。 1947年11月,王柏龄子女将其骨灰运回扬州,骨灰移葬于扬州瘦西湖畔之熊园。著有《黄埔军校创始之回忆》等。 王柏龄与蒋介石 王柏龄与蒋介石关系非同一般。两人在保定军校同时考取留日生,一同赴日,且同学炮科。1916年5月,居正在山东青岛成立中华革命党东北军,蒋任总司令部参谋长,王柏龄任参谋。后蒋出任孙中山大元帅府行营参谋长,便电邀王到广州,任大元帅府行营高参;后来成立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军校入学试验委员会,王柏龄的排名皆仅次于蒋。军校正式开办,他立即被委任为少将教授部主任。 作为黄埔军校及国民革命军的双重元老,又是蒋介石的同学至交,王柏龄照理是前途坦荡官运亨通。起初,蒋介石确实是对王柏龄委以重任的,除让其筹办黄埔军校、担任军团长之职外,还在北伐之时任命其为总预备队指挥官。长江统一之后,更任长江要塞司令,并两度奉中央之命宣抚云南。 当时蒋苦于人手不够,正在极力网罗日本士官同学协助。听了王柏龄的介绍,便以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身份,电召何应钦赴广州;何到后即委以重任,先是主持考选军校干部,后出任军校总教官,兼教练部主任,成为仅次于王柏龄的人物。 历史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在挨过两枪的何应钦,在一番跌荡起落之后,对历史的机缘做好了充分准备。 黄埔党军之所以未能称为“蒋、王”,而被称“蒋、何”,问题皆在王柏龄自身。 王柏龄故居 王柏龄故居在扬州市淮海路42号内,原为新马路48号,占地面积2300余平方米,房屋62间8厢,坐北朝南,分东、中、西三路。 东路前后二进,格局一致,明三暗四两厢中式砖木结构平房,单檐硬山七架梁住宅,西次间连套房,套房前有小天井一方。东路房屋后拆除。 中路前后四进,布局规整中式木结构房屋,正屋面阔三间,左右两厢。第一进为三间五架梁房屋,第二进与第三进均为七架梁三间两厢房屋,第四进为七架梁三间两厢楼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