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比装备更重要:抗战时中国军队严重的素质与训练问题 大多数学者认为,民国时期中国4万万人口中,识字率为20%左右。这个数字对于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实现小学教育普及化的日本来说,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更严重的是,这20%识字的国人中,家庭条件较好的占大多数。在“好男不当兵“的年代,能够成为军人的中国人中,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就更加少之又少了。 据一般的观察,战时国军士兵90%以上是文盲,无科学常识者几占百分之百。抗战中期,历史学家黄仁宇当时正在国军中担任排长。据他的亲身体验,士兵“不仅体格羼弱,而且状似白痴,不堪教练。师部的办法,即是抽调各营连可堪训练的士兵,组织突击队,集中训练,其他的则归各部队看管,也谈不上训练,只希望来日作战时在山上表现人多。” 已经到“状似白痴”的状况,“素质”两字,可想而知。与普遍接受过初等教育的日军相比,不论是对于技术装备的掌握和运用还是对于战术的理解和协同,两者均不可能在一条水平线上。 天差地别的不止是文化素质。两军的身体素质也有天壤之别。黄仁宇的观察中已经指出士兵“体格羼弱”了。事实上战时国军士兵因营养不良,体格严重恶化。缺乏食品,而不是武器,是导致战时国军战斗力下降的首要原因。1944年10月,魏德迈担任蒋介石的总参谋长后,发现士兵无力行军,不能有效作战,而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处于半饥饿状态。由于后勤、补给工作不良,后方军粮不能按期送达第一线,导致前线部队常常断粮。欠发、克扣士兵粮饷,更是国军部队的普遍现象。加上军粮、军盐掺杂掺假,士兵食不果腹。军服不能按季节发下,士兵夏季尚有穿冬季军服者。前方缺乏药品,伤兵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因伤不及救治而致死者占死亡率之大部。 就是这样一直身体和文化素质均可用低劣来形容的军队,在另一个战斗力构成的重要因素:训练上,也远远被日军甩在背后。 国民党军提升军官主要靠私人关系而不重军事知识,征兵又主要靠强抓壮丁,川、黔、滇军部队还多是大烟枪不离手的“双枪兵”,其精神面貌和军事素质之糟不问可知。中国人口众多而财政困窘的特色,又使当权者有珍惜所购武器而轻视人命的传统心理,加上士兵经常开小差,便舍不得消耗多少弹药对其进行训练。当时外国来华人员感到很奇怪的一件事,便是“国军”士兵手中能有先进的德、美枪支,却赤脚穿草鞋,连一双极便宜的防护脚的胶鞋都不发。士兵如此不受珍爱、缺乏训练又文盲充斥的部队,使用武器的效能肯定不会高。 战斗技术教育不足,以致不能达成战略、战术的目标。各级主官平时忙于应酬和经商,对部队训练敷衍塞责,部队教育无暇顾及,战斗动作生疏。 国军各部队由于后勤、补给工作不良,遂增加士兵不少杂务。据估计,一般部队因领粮、领草、搬运、打柴、磨麦等,每星期竟难得三天的训练。一个连往往有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人力,经常在打杂。新兵入伍后半年,还不知如何瞄准,如何使用表尺与目测距离。国军士兵的射击技能远不如日军。大多数士兵打仗时只是胡乱扳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