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上这样记载了这一事件的详细经过: “共王无冢适,有宠子五人,无适立焉。乃大有事于群望,而祈曰:‘请神择于五人者,使主社稷。’乃徧以璧见于群望,曰:‘当璧而拜者,神所立也,谁敢违之?’” 当璧而拜者,就是神灵所立的太子,谁敢违抗上天的意思? 然后,预备——开始! 长子熊昭第一个进去,他的步子有点大,三两步刚好从那块玉璧上跨了过去,倒头就拜,玉璧就在他的脚后跟处。 楚共王和几个心腹大臣在旁暗暗观看,纷纷点头:“嗯,不错,长子熊昭有福,和玉璧挨的那么近。” 第二个进去的,是次子熊围,熊围站得靠后了些,但在下拜的时候,他的一只胳膊肘往下一弯,恰好就拐在了玉璧上! “呀,看来还是熊围更有福,他居然碰着玉璧啦!”楚共王和大臣们都瞪大了眼睛。 第三个进去的,是老三熊比,他下拜的位置,和那块玉璧差的有点远。 “就知道这小子没福。”楚共王自忖。 第四个进去的,是老四熊黑肱,差的就更远了,完全不着边。 第五个进去的,是老五熊弃疾。 熊弃疾当时还在吃奶,只有两岁,是被抱着进去的,他完全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拜了两拜,结果,他的小手掌心不偏不倚,正好按在了那块玉璧的纽上!两次都准准压在了玉璧的纽上! 所有的人都惊呆了,说不出话来! 看来,这老五熊弃疾,才是神灵选出来的真命太子! 但是,楚共王不高兴了,他突然又不信神了,他要按中原“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惯例来选定接班人。 因此,楚共王不顾诸臣之议论,强行将长子熊昭立为了太子。 哎呀呀,这楚共王啊楚共王,你若不相信神,那就别请神好了,既然已经请了神,却又不信神,那究竟想干嘛呢?不是自找麻烦吗? 当时,人们就纷纷议论起来。有个叫斗韦龟的人,是斗氏家族的后人,斗氏家族衰落后,斗韦龟在楚王宫殿管理马匹。他感叹道:“背弃了礼仪,又违抗了神灵,唉!楚国将会有大的动乱发生了!” 他嘱咐他的儿子斗成然说,将来,你只有跟着熊弃疾混,才有前途,我们斗氏家族才有希望,因为只有五王子熊弃疾,才真正具有“当璧之命”! 你看,不信神的人,祸乱就从你不信神的那一刻开始萌芽了。 再后来,楚共王年纪大了,他在楚王的位置上坐了三十一年,去世了,谥号:共,古文中亦做“恭”,又一说“龚”,总之,不是个差的评价。 楚共王的长子熊昭,继承了楚国的王位,是为楚康王。康这字,评价也不差。 这两代君王,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超凡业绩,但作为守成之君来说,也还算是不错的了。他们在他们的时代,都很努力的把楚庄王的霸业维系了下去。 而楚康王的几个弟弟们,也都很顺利的,一天一天,长大了起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