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身先士卒,策马迎敌,甲胄上布满箭镞,如刺猬皮一般。当时场面,马颈相交,挥刀厮杀,险象环生。一个后金军勇士一刀砍向袁崇焕,幸亏袁崇焕手下的副官用刀一格,才使他幸免于难。 在北京广渠门和左安门两场恶战中,双方均有损失,而皇太极更重。战争之后,皇太极也并没有率八旗大军撤退,他仍在等待时机。皇太极一面伺机向北京城发动更强大的进攻,一面使用“反间计”,离间明朝君臣。 此前,后金大军在广渠门战败大清的屯驻地南海子时,俘虏了明朝提督大坝的马房太监杨春、王成德二人。第二天,皇太极指派副将高鸿中,参将鲍承先、宁完我和巴克什达海等,将杨春、王成德带到德胜门外,对这两人加以监守。 高鸿中、鲍承先等按照皇太极旨意,在夜里回营,坐在两个太监卧室的隔壁,故作耳语,秘密谈话。他们在谈话中明示袁崇焕已经与皇太极有密约,攻取北京,城下之盟,很快可以成功。 太监杨春、王成德假装卧睡,倾耳窃听。到十月二十九日,高鸿中、鲍承先又受命故意放走了杨、王两太监。二人回到紫禁城,将狱中窃听到的密谈内容,奏报崇祯皇帝。 在王先谦《东华录·天聪三年》中,对此事说得极为确切: “明朝有两个太监被后金军俘虏去以后,被关在金营里。有天晚上,一个姓杨的太监半夜醒来,听见两个看守他们的金兵在外面轻声地谈话。 一个金兵说:“今天咱们临阵退兵,完全是皇上(指皇太极)的意思,你可知道?” 另一个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一个又说:“刚才我就看到皇上一个人骑着马朝着明营走,明营里也有两个人骑马过来,跟皇上谈了好半天话才回去。听说那两人就是袁将军派来的,他已经跟皇上有密约,眼看大事就要成功啦……” 崇祯帝既惑于阉党的蜚语,又误中后金的反间计,决定在平台召见袁崇焕“议饷”。在《明史·袁崇焕传》说:“会我大清设间,谓崇焕密有成约,令所获宦官知之,阴纵使去。其人奔告于帝,帝信之不疑。” 袁崇焕的被弃 崇祯二年十月,发生在北京广渠门和左安门的战事之后,袁崇焕也在休整兵马,准备再战。 隆冬时节,大地冰封,袁崇焕率领的军队,露宿城外,无粮无草。当时,军队缺饷是最严重的问题。 恰逢,此时的崇祯皇帝要在平台,召见袁崇焕“议饷”。听到皇帝要议军饷,袁崇焕非常高兴,便急不可待地要入城。很快,袁崇焕来到北京城下。 这时的北京,九门戒严,城门禁闭。袁崇焕来到城下,城上人用绳子吊一个筐子下来,所谓“缒城而入”。这样,袁崇焕就坐在筐子里被提到城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