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军史 > 古代战争 >

中原突围作战:中原军区在极端恶劣条件下的奇迹

http://www.newdu.com 2017-08-3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6月至8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中原军区部队在鄂豫皖边区突破国民党军包围,进行战略转移的作战行动。
     中原解放区位于鄂、豫、皖交界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后,我新四军第5师和八路军南下支队在鄂、豫、皖、湘、赣五省交界地区创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日本投降前,我军积极发展根据地,缩小沦陷区,使中原根据地扩展到60余县,形成了对战略要地武汉三镇的包围态势。抗日战争结束后,武汉三镇成为国民党自大后方进军华东、华北、东北的战略枢纽。因此,国民党调集了20多个师,加紧包围和蚕食中原解放区,先后占我鄂中、襄西、襄南、鄂东、鄂南、豫中、豫西等广大地区,企图首先消灭中原我军,打通向华东、华北、东北进军的通道。1946年5月10日,国共双方虽就中原地区停止武装冲突签订了《汉口协议》,但国民党军的蚕食进攻并未停止。至6月下旬,中原解放区仅剩下罗山、光山、商城、经扶(今新县)、礼山之间以宣化店为中心、方圆不足百里的狭小地区,面积不及原先的1/10。中原军区部队5万余人压缩包围于此。
     蒋介石认为彻底消灭中原我军的时机已经成熟,遂令郑州绥署主任刘峙在驻马店设指挥所,统一指挥第五绥区和武汉行营之第六绥区所属8个整编师又2个旅约30万人“按既定计划,先速歼鄂中李先念部,便尔后主力作战之利。……攻击各部队统于六月22日前秘密完成包围态势及攻击准备,待令实施攻击”。其部署:以整编第41、第47师、整编第72师主力和整编第48师1个旅由信阳、罗山、光山、商城、经扶、黄安(今红安)之线,整编第11师附第72师一部及整编第66、第15师由黄陂、花园、应山、广水之线,分路向宣化店、泼陂河合击;以整编第75师及整编第26师1个旅控制广水和麻城以北地区;以整编第3师集结于襄阳、南阳地区担任机动。此外,还调集了西安、武汉的空军配合作战。自26日拂晓起,国民党军即向黄安以西、经扶以东、孝感以北的我军阵地大举进攻,并侵占我邓店、虎湾等地。


     中央军委鉴于中原我军处于敌人重兵包围之下,势孤力薄,难于长期坚持,在1946年5月初,就指示中原军区,在情况紧急时准备以一部兵力坚持原地区斗争,一部兵力向东突围,主力向西突围,转移到豫西、鄂西、陕南、川东地区活动。并指出:这个地区幅员广阔,便于机动就粮。在这一地区长期坚持,牵制敌人,对配合其它地区作战将起重大战略作用:如万分困难,亦可出敌不意地突然向华北或陕甘宁解放区转移。当敌对中原我军的大举围攻迫在眉睫时,中共中央于6月23日又指示中原局:“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
     中原局、中原军区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及当面国民党军的企图和兵力部署,决定以军区第1纵队第1旅(旅长皮定均)伪装主力,向津浦路(天津至浦口)以东转移;主力则分左右两路向西突围;鄂东军区、河南军区部队及江汉军区一部于掩护主力转移后,就地坚持斗争,以迷惑、牵制敌人;江汉军区主力西进,相机入川。主力分左右两路于26日开始向西突围。
     26日拂晓,国民党军第1线部队分路向中原军区部队大举进攻。第1旅伪装主力向东转移,鄂东军区部队就地坚持斗争,河南、江汉两军区部队亦于平汉路西隋县南北地区积极活动,以掩护主力突围。中原军区主力于当日黄昏秘密由宣化店向平汉路移动:由中原局、中原军区机关及第2纵队第13旅、第15旅1个团、第359旅及干部旅组成的右路突围部队在军区司令员李先念、政治委员郑位三、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震率领下,于29日晚在信阳以南的平汉路(北平至汉口)柳林、李家寨车站间突破敌人的封锁线,越过平汉路,向西北疾进。由第1纵队主力和第15旅主力组成的左路突围部队,共1万余人,在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第1纵队司令员王树声率领下,由泼皮河地区出发,7月1日于孝感以北之王家店附近突过平汉铁路向西疾进。刘峙急令整编第3、第15、第41、第47师追堵右路军;令整编第66、第75师各一部阻击左路军。
     右路突围部队越过平汉路后,于7月8日顺利突破国民党军唐河、白河封锁线,然后兵分两路向陕南前进。国民党军急调整编第3、第41、第47师尾追我军。国民党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以整编第1、第90军各一部兵力加强陕南防务,控制荆紫关要隘,企图配合追击部队堵歼突围之解放军。国民党军先后在天河口、苍苔地区,南阳以西、丹江以东地区,荆紫关及滔河以南的白桑关、南化塘地区,郧西西北的梁家坟、漫川关地区,组织多次大规模的截击、合围。突围部队或以昼夜兼程的急行军先机冲出敌人的合围圈;或以小部阻击追敌,掩护主力加速开进;或以殊死的反复冲击,突破敌人严密布防的阻击阵地,历经艰险,终于冲破敌人的重重追堵合围。王震率领的第359旅和干部旅战胜国民党军在荆紫关和鲍鱼岭等地的追堵后,于27日抵柞水,尔后进入陕甘宁解放区;李先念、郑位三率领的第13旅和第15旅一部于28日进入陕南,与当地游击队会合,8月3日成立鄂豫陕军区,就地开展游击战争。河南军区部队在掩护右路军突围后,随其前进,于8月初进至豫陕边的卢氏、雒南地区活动。8月3日,成立鄂豫陕军区。河南军区部队2000余人在掩护主力突围后,随右路突围部队前进,于8月初进至豫陕边的卢氏、灵宝、雒南(今洛南)等地开展游击战。
     左路突击部队于26日晚由光山县的泼陂河向西移动,7月1日越过平汉路,其主力于7月12日冲破敌整编第66、第75师等部在宜城东南的流水沟等地的堵截,7月26日进入武当山区,在竹溪、竹山、房县、保康、南漳等地分散活动。8月上旬,与由安陆向西突围,原拟入川,受阻后返回的江汉军区部队,在房县西南地区会合。27日,成立鄂西北军区,开展游击战争。一部转道北上,经枣阳、新野、唐河、内乡进入伏牛山区。
     担任迷惑与牵制敌人任务的第1纵队第1旅,于6月26日开始行动。为造成敌人的错觉,部队先向西,再折而向东,于29日在麻城以北突破敌封锁线,随即以强攻手段打通敌凭险扼守的鄂皖边咽喉大牛山,进入大别山,克服了高山、峻岭、暴雨、洪水等重重险阻,冲破了敌人的多次拦截,连续行军、作战20余天,终于在7月20日进入苏皖解放区,改归华中野战军序列。与此同时,鄂东军区部队掩护主力突围后,积极活动于麻城、太湖(县)、霍山等地。至此,战役结束。
     点评:此战,中原军区部队在突围中,以无比的毅力,多次打破了国民党军的重重围追堵截,胜利地完成了战略转移任务,保存了主力,创建了两块游击根据地,并留置小部分兵力坚持鄂东和鄂中地区的游击斗争。同时钳制了国民党军的大量兵力,从战略上配合了其他地区解放军的作战。此战共歼敌5090人,其中俘敌1500人,毙伤3590人。中共中央在1947年5月28日致中原部队的慰问电中指出:我中原各部“在极端困难条件之下,执行中央战略意图,坚持游击战争,曾经钳制了蒋介石正规军三十个旅以上,使我华北、华中主力渡过蒋介石进攻的最困难时期,起了极大的战略作用。”
     中原我军突围获得成功,主要是由于:正确地选定了敌人兵力较为薄弱的平汉路信阳以南段及便于机动回旋的豫陕地区和鄂西地区为突围方向;以小部迷惑敌人,隐蔽了我主力突围的企图和部署;突围部队行动坚决迅速。国民党军在检讨中原“围剿”失败的教训时也不得不承认:中共部队打得主动灵活,“自由选择时间地点突围”。“一遇抵抗即折换方向”“行动轻捷”;而国民党军则“欠机动,常不能适时集中绝对优势兵力,致匪常得乘隙流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