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揭秘:哈尔滨为什么会被称为“啤酒之城”?(2)

http://www.newdu.com 2017-08-3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最早送啤酒有专门的马车,由洋车夫赶着,车上装满了木头啤酒桶,在城市中辚辚而行,吸引着一些行人的目光——生活,就是在这种柔和的目光中变得温馨而又梦幻起来的。马车到哪家啤酒馆一般都有固定的时间。那些喝啤酒的客人也早早候在那里,等着喝一天中最新鲜、最煞口的生啤酒(因为生啤酒隔夜就变酸了)。这些人当中有工人,有知识分子、诗人,甚至有流浪汉和乞丐。后来,运送生啤酒的马车改成了罐装的啤酒车,这种车多是用大卡车改装的,看上去像城市中的洒水车,或运液化气的车。此时餐馆也安装了装啤酒的储酒罐,从啤酒车上拽下粗粗的胶皮管子,安装在餐馆的啤酒罐上,就可以输送啤酒了。

早年最地道的啤酒桶是橡木的,而后改为铝制的。工人们把啤酒桶从卡车的跳板上滚下来,推进啤酒馆里。啤酒馆有专门的设备,插到啤酒桶里,像小巧精致的机井那样,往外压啤酒。盛啤酒的杯子也是最传统、最欧洲风格的那种大玻璃啤酒杯。空杯子就很沉,粗粗大大,杯壁上布满了凸凸凹凹的圆形花纹,冒着白沫子的啤酒杯端起来就有一种欧洲感、绅士感和豪爽感。在盛夏槭树荫下喝这种啤酒,尤其爽口、开怀。早年下啤酒的冷盘都很简单,像卤花生米、五香干豆腐丝,高级一点的如红肠、茶肠,更高级一点的干肠、熏骨架等等,很适合哈尔滨人的口味。星期天最棒了,三五个朋友聚在一起,青年人,中年人,也有风度翩翩的老者,在这儿喝上几杯,非常开心,妙不可言。那个时候,哈尔滨市民们聚在一起喝啤酒完全没有功利目的,绝对不会利用啤酒搞什么社交、公关,大家自然喝得就很开心,心里没有任何杂念,舒服得很。正如德国人说的那样,“啤酒带来的是灵魂的安宁”。

在“文革”期间,这种玻璃的大啤酒杯被红卫兵当作“封、资、修”给毁掉了。幸好,啤酒毕竟不是政治,喝不喝啤酒也不是革不革命的立场问题。于是,啤酒在哈尔滨仍旧安然无恙,继续生产;啤酒照样卖,革命的同志们继续喝。只是那种杯子不见了,改用中国式的粗瓷大碗。

然而用这种碗喝啤酒,许多人总觉得别扭,似乎啤酒味儿也不大对劲了。于是,餐馆又因陋就简,弄了一大堆废弃的玻璃空罐头瓶子,刷干净后,用它来盛啤酒卖。这样看起来情况要好一些,餐客的感觉也可以。有的餐客索性用大号的搪瓷盆装啤酒,放在餐桌上,哥几个用那种空罐头瓶子,你一杯我一杯地舀着喝;或者干脆用洗脸盆和暖水瓶接回家去,像倒茶水那样喝。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