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解密:朱元璋“屠戮湖南”是真的吗?为何如此?(2)

http://www.newdu.com 2017-08-3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无辜的罪魁祸首?

语言的多样性源于移民来源的复杂,而移民城市形成原因则是建立在土着居民大量消亡的前提上。为什么土着浏阳人所剩无几,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找出这个问题的原因,其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朱元璋因报复而下令“血洗浏阳”系属传言,但浏阳人遭受灭顶之灾与朱元璋有着莫大的关联。众所周知,陈友谅系湖北沔阳(今湖北洪湖)人,与朱元璋争天下时,双方长期在今湖南湖北江西一带打拉锯战。乱世之中,不少土着浏阳人为避战乱,背井离乡,加上战死、疫病、逃避税赋和劳役,隐瞒人口不报,朱元璋军队对汉军残余的清剿,几经折腾,浏阳境内”饿殍遍野,十室九空,另外,因浏阳人民曾助陈友谅粮饷,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迁怒于浏阳人民,将浏阳田赋加倍科征,百姓不堪重负,相继外迁。以上种种,促使土着浏阳人“逃散丧亡,抛荒不知凡几”。战争结束后,洪武不得不征调大批江西百姓到浏阳安家落户。

至于浏阳人为什么以江西移民居多,则不难解释。一是如上所述,江西在朱陈之争处于前沿阵地,百姓不堪战乱,四下逃散,有一部分逃到浏阳,据浏阳于氏族谱记载:“始祖元成公,后唐同光2年(924)自洪州南昌丰城瓦子湾偕兄元湘公宦游来楚之武陵(今常德)……六世贤臣,字祥钦,赠光禄大夫,适元季陈友谅之乱,各省居民纷纷避寇,公挈其眷属由江西徙浏阳。”二是朱元璋登基后发现湖广人口稀少,使江西人迁往填补,即历史上着名的“江西填湖广”。战乱后的浏阳地广人稀,需要移民来填补,而浏阳毗邻江西,江西移民就成了最大来源。

可见,土着浏阳人大量伤亡、当代浏阳人以江西移民后裔居多,与朱元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这些都只能说明浏阳方言的复杂以及跟赣语的渊源,却不能作为朱元璋血洗浏阳的证据。

综上所述,由于浏阳移民城市的身份和浏阳方言复杂性,促使人们寻找一个答案,在文献资料欠缺的情况下,民间传言便填补了这一空白。这种传言越传越广,许多人就信以为真。既然传言都与朱元璋与陈友谅之战有关,而朱得胜,他的名字就代表了一个时代,加上以讹传讹,“朱元璋的时候”变成了“朱元璋”,故得朱元璋血洗之“被杀掉了。”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朱元璋无心血洗浏阳,却参加造成了与血洗相似的结果。如此看来,朱元璋被加上“血洗”的罪名的确是受了冤枉,但将此与他给浏阳人民造成的的苦难相比,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只是历史真相大于天,该批判的要批判,该正名的还是要正名。

   别的不论,就说800年间两次惨遭灭绝(据《浏阳县志》《长沙府志》载,宋末元初,由于遭到强烈的抵抗,蒙古军自潭州(今长沙)开始,对浏阳进行过大屠杀。)就足以令人扼腕悲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