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同印度的战争也是一场政治斗争,真正的目标不是尼赫鲁,而是在幕后阴谋反对中国的美国和苏联。至于尼赫鲁,毛泽东想通过给他一记“重拳”,把他从美国和苏联的影响中唤醒,这样他就能恢复理智从而结束战争。 这不是否认,也不是健忘,但是中国人从来没有因为在1962年对印战争中获胜而沾沾自喜。在中国,没有人谈论这场冲突,也没有建博物馆和纪念碑来彰显民族自豪感,这与东京的靖国神社完全不同。 靖国神社使中国人感到难受。他们看到,在那里曾经的战犯被奉为“战争英雄”。这些战犯在南京于1937年落入日本军队手中之后对无辜公民进行了强奸和屠杀。在中国,没有人做出类似事情,拿1962年的印中冲突来羞辱印度。 “中国从来不想羞辱印度,但是在印度国内却一直被误解。”1956年到北京从事文字编辑工作的姚纳基·巴拉布说,“我的中国朋友为两国不得不诉诸战争感到难过。那场战争并没有改变普通中国人对印度的热爱和尊重。”中国政府专家听起来几乎像是为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表示抱歉,他们倾向于用一种在印度几乎从来没有过的方式来解释这场战争。这从过去几十年来中国报纸上的几篇文章中可以得到体现。 中国社科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洪源去年6月在《环球时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写道,中国领导人毛泽东认为这场同印度的战争也是一场政治斗争,真正的目标不是尼赫鲁,而是在幕后阴谋反对中国的美国和苏联。至于尼赫鲁,毛泽东想通过给他一记“重拳”,把他从美国和苏联的影响中唤醒,这样他就能恢复理智从而结束战争。 北京更倾向把达赖喇嘛1959年逃到印度,甚至1962年同印度开战的原因归咎到美国头上。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刘学成曾经表示,美国中央情报局支持西藏叛乱、印度收留达赖喇嘛以及印度支持“西藏流亡政府”,最终演变成诱发1962年边界战争的原因之一。刘学成说:“随后中印关系从兄弟朋友急剧下滑,朝着敌对和对抗的方向发展,进入持续近20年的冷战时期。” 刘学成表示,(现在)局势已发生变化,“中国和印度不会对彼此构成威胁,它们的共同利益远远超过分歧。良好的中印关系会带来双赢局面,而对抗关系则会让双方成为输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