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杨修是怎么死的?杨修是死于曹操的嫉贤妒能

http://www.newdu.com 2017-08-3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杨修是怎么死的?杨修多少算个文人,而且“才气”很牛。作为正史的《三国志》记载“杨修颇有才策”,《曲略》中也说他“谦恭才博”,这足以证明杨修并非是个不知死活的“恃才倨傲”的人。大凡文人,又混在官场,头脑总是灵活的,否则绝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文人饱读诗书,人间百态自是了然于胸。因此文人入了仕途,比其他类型的人就多了些宛转多了些伪饰,而且巧言善辩曲意逢迎的功夫更是出神入化些。或许有几个例外,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为着理想可以舍生忘死不顾石头棍棒的。他们居庙堂之上思国家安危,但往往是力不能逮,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只能干吼几声解解胸中的怨气。当等到有朝一日他玩转了官场,也能一言七八鼎了,靠最高统治者近了,斗争的力量自然弱了,大致不会再跟自己权力斗争了。

说白了,文人口头上追求“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是恋着仕途,从而借着权利表达自己的所谓治国理想。如果让他们说的话能落地有声,无论治还是乱,它们应该不会坦言“不为三斗米折腰”的,也不会逆着统治阶级的意愿一意孤行。即使有两个不愿被征召,除了因为懦弱,害怕敌人太多势单力薄,也是担心给自己的权力不够大,自己说话不算数。他们执着的等着权力到来的一天,如果现实让他们绝了希望,才会露出所谓的硬骨头。

自古以来,文人就缺少人格的独立性。罗贯中生于乱世,无所依附,于是郁郁不得志。仕途没有着落,只能流落荒野,退而著书。因此在《三国演义》里,他推崇施仁政爱民如子的刘备,这除了所谓的封建正统思想在作怪,也还有自己的私心。因为他个人认为只有在刘备的仁政下文人才容易创出一番辉煌的事业,所以,他干脆就着刘氏来实现自己的对文人理想的意淫,对乱世奸雄曹操不遗余力的糟蹋了。

杨修就是罗贯中对曹操实施阉割的一个工具。读过《杨修之死》的人,都会情不自禁的恨起曹操,说是曹操妒贤嫉能,容不下比自己有才能的人。当然,因一己之好而歪曲历史,也不是只有罗贯中一个。事实上,曹操的爱才之心堪昭日月,哪怕是为袁绍草著檄文辱骂其祖宗的陈琳他都愿意接纳,更何况为自己卖力多年功勋卓著的杨修。《曲略》记载:“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曹操)事皆称意。自魏太子已下,并争与交好。”如此之人,若说曹操因其“恃才放旷”而诛杀了他,绝没有道理。

但杨修确实死在曹操的手里,这是不争之实。究竟杨修因何而死,史书上有明确记载。《三国志*魏书*任城陈萧王传》这样记述:“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原来,事情的根本在“终始之变”上。曹操在离世之前百日,作了这样的决断,与曹植与曹丕的权力之争有很大关系。曹操为了避免曹丕即位后产生不必要的权力倾轧,巩固他的接班人曹丕的统治安全,剪除曹植的羽翼非常之必要。杨修自是曹植的心腹和爪牙,死的结果也就注定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