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傅恒、福康安父子 福康安和傅恒也许大家没有多少印象,如果我直接说傅恒就是琼瑶的言情小说《还珠格格》里福伦的原形,福康安就是福尔康的原形,恐怕大家就不会陌生了。但是琼瑶的作品是根据一个公主坟的传说演绎出来的,只不过是一部戏说历史的影视剧。这些影视剧作为大家茶余饭后的消遣还可以,但大家千万不要把他当作历史,否则就大错特错了。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傅恒、福康安父子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傅恒、福康安父子,满洲富察氏,都是乾隆朝的重臣。富察氏原称富尔哈察氏,从龙入关后简称为富察氏。 在明万历年,富尔哈察家族是一个很小的部落,属栋鄂部管辖,那时的明王朝已开始走入尾声,长城内外正处在一个历史变革年代,明朝的日益衰落,使长城以外的新兴满、蒙、汉等各民族一批地主阶级副素和崛起,这批新兴的地主阶级,在辽阔的中国北方,跃马弯弓、纵横驰骋的发展各自的势力,他们由一个个分散的团体,正在走向一个大联合,这个联合过程,也是一个非常相残的演变。各个部落蜂拥而起,各争为王,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的斗争着。 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擅都之孙旺吉努与族孙本科理,率本部落来归,初授正蓝旗牛录额真。本科理是长房纳舒莫尔根之曾孙,授镶黄旗牛录额真。后因战功赐号苏赫巴图鲁。正处在一个非常艰难的创业阶段。旺吉努为人忠厚诚实,在富尔哈察家族中很有威望,也是非常有远见的人物。他对清太祖十分忠诚,可以他归顺不久,便有病在身,清太祖对旺吉努非常关照和体谅。因此,旺吉努在病重时,便把自己的孙子哈锡屯和长房长孙本科理召来,为清太祖效力,清太祖深受感动,授本科理正蓝旗牛录,拨属在鄂佛洛统管下任前锋校。哈锡屯为正蓝旗。从此,富察家族踏上了漫长的军旅生涯。 富察家族在乾隆朝出现在两个最有名气的人,就是傅恒、福康安父子。 傅恒,隶属满洲镶黄旗,是李荣宝的第十子,乳名春和。生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属羊。乾隆皇帝嫡皇后孝贤纯皇后的弟弟、嘉勇郡王福康安的父亲。他六岁进上书房伴读,十三岁被送入蒙古书馆进读,和乾隆皇帝即是一起读书的发小,又是内亲。乾隆皇帝聪明透顶,傅恒忠厚有余,一个是君,一个为臣,君臣相辅,互得益彰,一个有眼光会用人,一个是乐意理头效力,二人友谊非常好。 傅恒自幼受的是严格的满族正统教育,满语和蒙古语纯熟,汉语反而说得不好,除非在大朝或重要场合讲汉话外,一般都说满语。就连乾隆皇上的民族语言都不由傅恒好。有时在朝廷之上,傅恒一着急用满语回答皇上的问题。在雍乾两朝,满族人以讲汉语为光荣,而汉族官员都以会听、会讲、会写满文为荣耀。因此,在大朝廷上,满、汉两种语言经常混合讲。满汉两官员用什么语回答皇上话没关系。有时南方官员也讲地方普通话,有时太和殿跟茶话似的,天南地北大杂烩,很热闹,皇上还是很宽容的。人与人是有缘分和感情的,这里只得指出的是,傅恒的二叔伯马齐,虽然对四弟李荣保不亲近,可对自己的侄子傅恒非常疼爱,马齐生前把自己历经三朝入相阁和处理军机之成功的经验,失败与注意的经验,口传身都的指点给傅恒。并再三叮嘱他,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请旨定裁。惟有以勤敬畏供职,功不可越俎代庖。 傅恒最初被授予侍卫,之后便平步青云,累进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右侍郎,军机处行走,内大臣,户部尚书,汇典馆总裁,侍卫内大臣保和殿大学士,这一晋升过程,只有六年多的时间,而且年龄也仅有二十几岁,真可谓少年富贵。 他天性和平,为人厚道,人勤实谨。在相位二十年对同僚政治宽容,秉公办事。从不以椒房内亲而嚣张跋扈,因此他的官风颇有口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