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中国文化史 >

战国历史事件 战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汇总(4)

http://www.newdu.com 2017-09-0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徐州相王

徐州相王,战国时期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

前334年(魏惠王三十七年),魏惠王率领韩国和一些小国到徐州(山东滕县东南)朝见齐威王,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不敢独自称王,於是也承认魏的王号,史称「会徐州相王」。惠王并改此年为後元年(前334年)。这标志著楚国自楚武王以来作为诸侯国里唯一称王者地位丧失,楚威王对此愤怒不已,“寝不寐,食不饱”。前333年,楚威王领大军伐齐,赵国、燕国乘机出兵攻齐。

公元前342年,魏又进攻韩国,韩也求救于齐。齐又以田忌,田婴为将,孙膑为军师,重复“围魏救赵”故事,在马陵(今山东郯城)再次重创魏军,魏国精锐尽失,秦国乘机向魏国发动进攻,占领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河西之地。魏国迭遭惨败,元气丧尽,面对咄咄逼人的秦国,不得不对中原各国转取友好政策。山(崤山)东诸国惧怕强秦东来,接受了魏国的善意,公元前334年,惠王率领韩国和一些小国到徐州(今山东滕县东南)朝见齐威王,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不敢独自称王,于是也承认魏的王号,惠王并改此年为后元年。

简言之,魏惠王、齐威王订立了同盟条约,相互尊对方为王(僭越称王,周王的权威没人管。之前各大国其实都是诸侯国,只有周天子可以称王,这以后各国纷纷称王),史称“徐州相王”。所以战国中后期的君主的谥号都是XX王,而之前的谥号都是XX公、XX侯,(楚国例外,因其“蛮夷”发展迅速)如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鲁隐公、秦穆公等等。

河西之战

秦收复河西后,并未停止攻魏,继而攻占焦(今河南陕县)、曲沃(今河南灵宝东北)、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蒲阳(今山西隰县)等据点。秦不仅获得了黄河南段以西的所有土地,而且控制了东进中原的大门,为尔后战胜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楚灭越

宜阳战后,秦武王死,秦国发生内乱。楚威王乘秦国无暇对楚用兵之际,利用越国内部不稳定的机会,派大臣昭滑率军攻越。楚军首先攻占原吴国统治的地区,尔后,继续向越进攻,占领越国全部领土,杀越王无疆,灭越,改越地为江东郡。越余部分为许多小国散处于滨海地区,朝服于楚。

中期

合纵

战国时期,苏秦游说六国诸侯实行纵向联合,一起对抗强大的秦国的政策。

连横

连横是战国时期的外交策略。与“合纵”对应。出自“诸子百家”中的纵横家。《韩非子》说:“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1]

战国时代,秦国位于西方,六国位于其东“纵”与“横”的来历,据说是因“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秦国位于西方,六国位于其东。六国结盟为南北向的联合,故称“合纵”;六国分别与秦国结盟为东西向的联合,故称“连横”。

连横古时也作连衡。贾谊的《过秦论》中有一句“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力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五国相王

五国相王,指的是中国战国时期中叶五个主要诸侯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的事件,该事件标志着周朝天子权威的彻底消失。

战国早期,各国之中仅有楚国、越国及後来的魏国称王。前334年,魏惠王因屡败于齐国和秦国,霸业丧失,为求遏止秦国扩张,在惠施的谋划下,主动率领韩国等国的国君,前往徐州拜见齐威王,双方互相承认对方的王位,史称徐州相王。

徐州相王引起了秦、楚等传统大国的敌意。楚国立即出兵攻打齐国徐州,希望齐国取消王号。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立为王,同年,魏惠王尊韩宣惠王为王。一时各国不论大小纷纷称王,其中甚至包括中山国、宋国等当时的二流国家。前323年,在公孙衍的斡旋下,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结成联盟,各国国君均称王,以对抗秦、齐、楚等大国。齐国对于中山国的王号不满,曾试图联合燕国、赵国攻击中山国以迫使其去王号。各国之中,独有赵武灵王认为赵国实际上没有称王的实力,所以在国内未采用王号,仅称“君”。

函谷关之战

函谷关之战是前241年赵、楚、魏、韩、燕五国联合进攻秦国的战争。函谷关位于灵宝市区北15公里的王垛村。古代处于洛阳至西安故道中间的崤山至潼关段多在涧谷之中,深险如函,古称函谷。春秋时秦孝公从晋国手中夺取崤函之地,在此设置函谷关。此关关城东西长7.5公里、谷道仅容一车通行,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

名称:函谷关之战

地点:函谷关

时间:前241年

参战方:赵、楚、魏、韩、燕、秦

结果:五国联军攻至函谷关时败退

主要指挥官:庞暖、楚考烈王、春申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