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中国文化史 >

战国历史事件 战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汇总(5)

http://www.newdu.com 2017-09-0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秦灭巴蜀

秦灭巴蜀之战。 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国张仪、司马错等率军攻灭巴(今四川东部)、蜀(今四川西部)的作战。

齐破燕

齐破燕之战,指前314年,齐国大举兴兵讨伐燕国,一度灭亡燕国的事件。前316年,燕王哙禅位于相国子之,进行改革,国内大乱。前314年,太子平与将军市被反叛,最后被平定,太子平、市被被杀,死者数万。此时,齐宣王派匡章率军,五十天内攻下燕国,燕王哙被杀,子之逃亡,后被齐人抓住做成肉酱。但是,齐军军纪败坏,燕国各地反抗。赵、魏、韩、楚、秦等国也反对齐国吞并燕国。前312年,齐国撤军。赵国赵武灵王派兵护送在韩国的燕国公子职回到燕国,即燕昭王。燕昭王不忘齐国灭国之仇,在前284年,派乐毅大举进攻齐国,攻入临淄,也使齐国濒临灭亡达五年(前284年—前279年)——燕攻齐之战。

争夺九鼎

齐秦互帝

齐秦互帝,指前288年,秦国约请齐国,秦国称西帝,齐国称东帝。

前288年十月,秦昭襄王自称西帝,派魏冉建议齐湣王自为东帝,约请共同进攻赵国。齐王问苏秦,苏秦请齐王先予接受,但暂不称帝。秦王称帝后,天下各国如果不反对,齐王再称帝。秦王称帝若被天下指责,齐王不称帝,就可以收买人心。他认为进攻赵国不如攻打桀宋(宋康王的宋国)有利。齐王同意,称帝两天就放弃。十二月,吕礼从齐国到秦国,秦昭襄王也去帝号,仍称秦王。

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战国时期田齐的官办高等学府,始建于齐桓公。稷下是齐国国都城门,位于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稷门附近。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战国(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汉书·艺文志》将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俗称“十家九流”就是从这里来的。汉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汉族有五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文化典籍极其丰富。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至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于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正统,统治汉族思想与文化两千余年。

胡服骑射

胡服在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之后成为中国军队中最早的正规军装,以后逐渐演变改进为后来的盔甲装备。使“习胡服,求便利”成了我国服饰变化的总体倾向。减弱了华夏民族鄙视胡人的心理,增强了胡人对华夏民族的归依心理,缩短了二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奠定了中原华夏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服饰融合的基础,进而推进了民族融合。

宜阳之战

周赧王七年(公元前308年),秦军进攻韩国宜阳(今河南宜阳西)的作战。

名称:宜阳之战

地点:河南宜阳西

时间:公元前308年

参战方:秦军 韩国

结果:秦胜韩败

相关人物:甘茂

赵灭中山

赵灭中山之战是中国战国时代中期的战争。从前307年攻打中山国房子到前296年并吞中山国结束,共计12年的时间,赵国不仅除掉了心腹之疾,使得南北二地得以连成一体,领土的扩张也使国力强大起来。

名称:赵灭中山之战

地点:河北省保定市、石家庄市一带

时间:前307年 – 前296年

参战方:赵国、燕国,中山国

结果:中山灭国

参战方兵力:最多一次动员20万(赵国)估计约10万(中山国)

主要指挥官:赵赵武灵王

主要指挥官:中山中山王(妾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