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揭秘:唐玄奘“取经”成功 何以却“传教”失败?(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出关之后,一路上黄沙漠漠,空旷苍凉,上无飞乌,下无走兽,更无水草。玄奘只能望着尸骨马粪的遗迹前进。在经过八百里大沙漠时,玄奘曾4日5夜滴水未进,几次临近死亡。后来奇迹般的遇水得救,才到了一个信仰佛教的高昌国。高昌王十分敬重玄奘,听到他为取真经沿途历遭磨难时,禁不住潸然泪下。于是,就请玄奘住下来,接受他的供养,做他的国师。并说,他将命令全国之人都为玄奘的弟子,并要求他讲经授法,不要冒死到印度去了。玄奘致谢之后,拒绝了高昌王的请求。进入印度之后,玄奘边参学,边广礼圣迹,辗转数十国,直到贞观7年,才到达当时印度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那烂陀寺是当时全印度最大的寺院。是释迦牟尼在世时,由500商人共同出资十几亿金钱买下的一座著名的园林,供奉给佛作为说法的场所。佛寂灭后,又有东、南、西、北、中五印度国王,共同出资兴建此寺。规模甚是宏大壮丽。此寺自四、五世纪以来,就是印度的佛学研究中心,大师辈出、声誉甚隆。

那烂陀寺对住进的僧人要求极为严格,当时在常住的万余僧人之中,精通50部经纶的,可享受“三藏法师”之草称。按寺中规定,可有10名“三藏法师”编制。然而,在玄奘到来之前。那烂陀寺只有9人。还缺1人。玄奘以精深的学问和儒雅的风度,被增补为其中之一。每天可享受上等食馔20盘,又有槟榔、豆寇、龙脑、香乳、酥蜜等供给。还可以吃到“大人米”,这是大如风豆的粳米,其饭、香溢百步,十分名贵,唯有印度才有,产量极少,专供国王及最有水平的高僧享用,故称“大人米”。有4名“净人”,一名婆罗门,30名从人,服侍。出门可以坐象车。

如此优厚的生活条件,玄奖“晨夕无阻”刻苦钻研5年,然后用4年游遍印度所有的佛教圣迹,再次回到那烂陀寺来,他已不是学僧,戒赞大师指派他向寺僧开讲经论。当时印度的思想界非常活致,各教派之间相互论战,相互攻击,斗争十分激烈。在曲女城举行的一次全印度大法会上,在五印度18个国王,大小乘僧侣3000多人,以及十万僧俗大众的注目下,玄奘入座为论主,并宣讲大乘教义。按印度贯例,若有人攻破其一个论点,“当截舌而谢之”。结果,经过18天的辩论,始终无一人能驳倒玄奘。玄奘的佛学功底此时实际上已超过他的老师戒贤大师,成为全印度的最高峰。他西行求法的目标已经达到,他感到中土僧俗都在召唤他,应该赶快回国了。他谢绝戒日王及五印大德法师们的一再挽留,于贞观19年(会元6朽年)满载着名震五印的声誉,携带着大批经卷,回到了长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