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军扬帆前行,绵延数十里,直接杀入百济水军。百济军战败,死了几千人,余众奔逃溃散。唐军大部队乘潮而上,兵力更盛。战船首尾相连而前,驶入江中,飞桨击水,擂鼓呐喊,苏定方率步、骑兵夹江并进,直逼真都城。 距城约二十里,百济举倾国之兵来战,苏定方迎击,一场大战后,打败了百济军,斩杀一万余人,唐军乘胜攻入外城。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及太子扶余隆向北境逃去,唐军包围了百济都城泗沘城(今韩国忠清南道扶余郡),义慈次子扶余泰自立为百济王,率众坚守。 义慈的孙子扶余文思担心叔父称王后对自己不利,于是率人投降唐军,苏定方趁势命士卒登上城楼,树起唐朝旗帜。城中人心惶恐,扶余泰见大势已去,只得开门投降。不久,老国王义慈、太子隆与众城主等尽数归降。 十一月一日,扶余义慈及太子隆、泰等五十八人被苏定方献俘于东都洛阳则天门。 至此苏定方从西北至东北,转战三千里,跨海远征,前后消灭了三个国家,并且全部活捉了他们的国王,马蹄所指,尽为唐土,成为大唐盛世时期赫赫武功的荣耀象征! 他在后世之所以名声不显,一方面是野史演义的丑化,另一方面还有来自于官方的刻意压制,由于苏定方和皇后武则天的宠臣许敬宗关系密切,此人却是个弄权贪财的小人,因此为很多忠贞之士所不齿,连带着苏定方也受到轻视,其中以宰相张文瓘为首。 苏定方去世时,这位功勋卓著的一代名将本应该受到朝廷的高度褒赠、风光大葬,但是张文瓘等人却保持沉默,他们沉默的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反感于唐王朝连年用兵、导致国库空虚、民生凋敝。无声的沉默,表面上是对亲皇后派人士苏定方的压制,实质上也是对唐高宗大行兵事政策的一众抗议。 最终弄得唐高宗自己都看不下去了,他言有戚戚道:“苏定方对国家有大功,按例应当褒奖封赠,卿等不说,致使其死后荣宠未能及时颁下。”你们不吱声,我自己来,他立即下诏追赠苏定方为幽州都督,谥号为“庄”。 到了唐代宗、唐德宗年间,由于国家时有动乱、边境不宁,国难思良将,他们不断追赠前朝的名将,以此来缅怀先人功业、激励时人忠于王事。在历次的追赠中,苏定方都榜上有名,他和他的弟子、一传奇名将裴行俭也进入了所有武将梦寐以求的至高荣誉殿堂——配享“武成王庙”(祭祀千古先贤姜子牙的庙宇。)这位被毛主席赞誉为“名将加大将”的传奇人物才终于得到了和其功业相匹配的官方评价和肯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