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在这十年间,明军非但没有压制住后金,反而被其连续击败。有一种看法认为"明朝自己没有内乱,八旗谈笑间灰飞烟灭",这早在400年前就被现实证明绝非事实。而实际上,正是后金的崛起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为了维持日益庞大的辽东边防开支,明朝先后四次加派了辽饷。祸不单行,恰好此时贵州、四川、湖广三省又发生了苗民起义。直接导致这三省税银被截留。 面对财政的赤字,明朝就别无选择,只能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那就是--加税。"其浙江十二省、南北直隶,照万历六年会记录所定田亩,计七百余顷,每亩权加三厘五毫"。如此大规模的加税,才不过得到了二百三十一万两的额外收入。随着辽东前线的明军从萨尔浒大败开始的一系列崩溃式失败。 辽东的军事压力陡然增大,相应的,在辽东的任何军事行动都必然带来相应的财政需求。辽东军事压力越大,对财政的需求越大。比如曾经接手辽东防务的熊廷弼就曾一次请求三百二十四万两白银,一百八十万石粮食,九十七万两千石豆子,两千一百六十万束草料以资军用。仅仅这一次的需求就远远超过了之前明朝大规模加税搜刮所得。 巨额的军事开支依旧无法支撑明朝解决后金政权,能勉强维持辽东战线已经做到极致。为了满足日益膨胀的辽东战事,明朝不得不把军事开支优先供给辽东,也就是俗称的"拆东墙补西墙"。到了万历四十七年辽东军饷达到了八百万,相当于两次加派和当年太仓收入的总和。但辽东的军事开支依旧觉得不够,为此明朝第三次加派了辽饷"命各省直田地,每亩再加派二厘,以敷兵、工二部之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