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军史 > 古代战争 >

假设历史丨假如吴三桂不叛变清军能入关吗?(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第三次加派仅仅搜刮了一百二十万两,除了二十万给工部制作兵器外,其余都充作募兵和安家之用。辽东的危局就如一个巨大的财政黑洞。在三次加派之后民生迅速困难。因为宗室为首的豪富们用各种手法避税,导致税收摊派到中下阶层的农民身上。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就是农民们大量逃亡。虽然成功征收了大量辽饷,但是正规的田赋反而无法收上来了。这种情况到了崇祯年间已经非常严重。
    崇祯元年(即农民军出现那年)户科右给事中黄承昊奏言:"今岁太仓岁入二百万两,支出五百万两。"相比万历年间太仓收入的一年三百八十九万两。随着辽东战事的爆发,辽饷的加派透支民力,使得正常的岁入减少了近一半。为了满足辽东的军需,明朝还不得不对其他各军镇进行大规模欠饷。到了崇祯年间"宁夏欠十之四,甘肃欠十之六,山西欠十之七",整个九边合计欠饷五百二十余万两。
    崇祯皇帝对西北三镇请发三年欠饷的要求视而不见,导致边军不断有逃兵和哗变。失去生计的农民和逃亡的军人两者汇集之后,一股真正能灭亡明朝的力量便诞生了--他们成为明末农民起义军的主力兵源。到崇祯第四次派加辽饷,崇祯三年"亩加九厘外,再增三厘",合计前三次派加辽饷达到了六百八十五万两银子。值得一提的是后来为了剿灭李自成的"剿饷"不过二百八十万两,还不到供应与后金作战的一半,当事人对谁更加忌惮一目了然。换言之,酿成明朝内部混乱最终起义蜂起政权被推翻的根本原因,正是后金造成的辽东军事无底洞。这一点,就算李自成的大顺朝顺利接收了明朝的遗产,也是必须面对无法逃避的。
    清朝拥有那个时代东亚当之无愧的第一军力。首先就不存在没有吴三桂等人就无法打赢的情况。事实上从山海关大战之后,清军与李自成大顺军作战大多摧枯拉朽,李自成的军队与清军交手是的表现也并不比明军更加出色。那么这样的大顺军就算顺利接防山海关,清军就无法入关了吗?这同样不是事实,在吴三桂献关之前,满清八旗早已先后五次大举入关,最远打到了淮北。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军事路线都摸清楚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