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军史 > 古代战争 >

假设历史丨假如吴三桂不叛变清军能入关吗?(4)

http://www.newdu.com 2017-09-0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仅仅崇德元年那次,清军"转掠两千里",劫掠"人畜四十六万两千三百有奇、黄金四千零三十九两、白银九十七万七千四百六十两"。可能又有人说不打开山海关,清军只能做到绕路。就像小偷偷偷进入你家光顾一样。那么清军真的没有正面打破此时山海关的能力吗?事实上早在皇太极刚继位的时候就以满人勋贵佟养性为指挥官,以汉人为兵丁组建炮兵营,并赏赐颇丰,"一等炮手赏银八十两,二等炮手赏银五十两"。要知道在明军的锋兵一月收入也不过二两银子。
    同时,清军大力仿制明军引进的西式火炮--红夷大炮,最终于天聪五年(1631年)正月仿制成八旗第一门红夷大炮。并于同年依靠着犀利的红衣炮摧毁了明军车营获取了大凌河战役的胜利。之后三王归顺的时候还带着洋人的技师。除此之外还有副将、参将、游击共一百零七人;精壮官兵三千六百四十三人以及士兵的家属七千六百三十六人;水手壮丁四百四十八人,其家属六百二十四人。共计一万二千二百五十八人。这其中包括了西法训练出来的炮兵和熟练的工匠。这使得清军火器力量大增,在围困祖大寿的时候就很自豪的表示明军无法挡住"四十余红衣之威"。事实上在当时明军就感叹"奴之火器十倍于我"便是指此。
    据现代学者估算清军仿制的加上三王带去的红衣有接近百门之多。理论上足以正面击破被松锦战役掏空的山海关。那么为何清朝不这么做呢?事实上这和皇太极的战略有关。在松锦之战后明军九边精锐几乎全灭。就连原本的铁杆小弟朝鲜也觉得"中朝之运,亦以衰矣"。不断有人建言让皇太极直接攻打明国。
    不过此时的皇太极有自己的打算"尔等建议直取燕京,朕意以为不可。取燕京如伐大树,须先从两旁斫削,则大树自扑。朕今不取关外四城,岂能克山海?今明国精兵以尽,我兵四围纵略,彼国势日衰,我兵力日强,从此燕京可得矣。"事实上正如皇太极所料,明朝这棵大树被八旗的"伐木"战略耗尽了财力和军力。最终自我溃灭,清军战略可谓圆满。而这一战略的根本是大忌明朝京师周边地区的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上,八旗兵锋过处,围绕京师的河北、山东、河南、山西等地的社会经济受到严重打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