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生就干大事的材料,不论做官还是做生意,不干则已,干就干出个大气象来。经过不懈努力加之眼光独到,他成了富可敌国的“陶朱公”。身家巨万的范蠡并未得意忘形,做起“独乐乐”的土豪,而是选择了能使“众乐乐”的慈善事业,也让自己本就不平凡的人生达到一个新的峰值。 《史记》载,范蠡“十九年中三致千金······散于贫交疏昆弟”,意思是他仗义疏财,回馈社会,拿出一部分钱财接济穷朋友和帮助生活困顿的远房亲戚们脱贫致富。当然,范蠡并没将家财散尽,全部分了了事,而是拿出一部分来回报社会,修桥铺路,访贫问苦,做了许多雪中送炭、扶危济困的善事。范蠡是我国古代有明确记载的第一位慈善家,这点是毋庸置疑的。范蠡精明过人,善于把握商机,因此财富愈来愈多,成了海内闻名的大富豪。同时他广结善缘,赢得人们交口称赞,被后世商人尊为“文财神”,一直供奉至今。多年后,范蠡年纪老迈,于是将家产传与儿孙,范家子孙传承其衣钵,用老祖留下的财富与口碑继续创业,继续做善事,财富如滚雪球一般越聚越多,结果“家产累至巨万”。 春秋时期诸国的首富毫无疑问就是“陶朱公”范蠡,地位大概相当于今天的李嘉诚、马云、王健林等人吧。 范蠡为后人做出了表率,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精神体现在:永无止境、从不言弃的进取精神;深谙保身之道,不恋栈权力,懂得该放手时须放手,有别人难以觉察的人生大智慧;儒道融汇互补的健全人格精神,高瞻远瞩的开阔视野;踏实稳健的务实作风,埋头苦干的奋斗精神;与人为善、正道而行、诚信经营的商业精神;事业成功后并不恣意享乐,而是关注民生,回报社会,恩泽苍生。 范蠡不愧是位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大丈夫。他身上那种独立潮头、敢为人先、踏实稳健、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正是传承数千年之久、使中华文明之脉绵延不绝、值得今人学习效仿的“士君子”风范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