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参与西方现代射箭的人,都可以通过量化的成绩,来挑战自我的能力极限,检视自我努力和付出的成效。这种数字挑战的欲望,深植于每个人的内心,而且随着你的成绩提升,这种量化的数字更具吸引力,人们总是想创造更好的成绩。这有点儿像我们现代的生活,我们的内心被外界大千世界所吸引,我们总想创造更多的财富,获得更大的权力。可是当我们的生活越是得到物质上的满足,我们内心的欲望也越发随之而膨胀。这是西方文化价值的双刃剑。 中国文化价值刚好与之互补,我们没有永无止境的追求,我们自古以来就强调中庸的处世之道,以及人与人、社会、自然的和谐相处。这种自我调适的价值观,集中体现在中国传统射箭之中。我们讲求“发而不中,反求诸己”、“君子之争,射以观德”,不会去追求数字的极致,而是考究能否每次都稳定的命中目标。四矢全中,好像没什么好炫耀的。反倒是有脱靶,需要好好反思一番。这就好比我们的内心永远在一个范围框架内波动,避免出现大喜大悲。只有把内心安放在这个框架内,才能做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此所谓心如止水也。 ![]() 因此,中国传统射箭看的是你能否控制自我,每次都稳定的射在一定的范围内。它导向于内心的适中状态,而非外在的量化成绩。稳定是最高的追求,以自我内心的稳定为最高目标,才会将比赛的结果、胜负导向于自我,而非外物,此所谓孟子讲“发而不中,反求诸己”的精神境界。我们追求的不是极致的精确,而是永恒的稳定。西方现代射箭最高的满足来自于战胜所有的人,包括历史中的人,只有打破世界纪录才是最终的满足。这很难,所以才更刺激人们去努力;而中国传统射箭最高的满足来自于自我控制,而且是不管对手如何,保持始终如一的状态。这也很难,所以才成为自我修炼的妙方。西方现代射箭的动力源是外在的目标,追求的是战胜所有的人,当然也包括自己,但超越自我在这里只是实现战胜对手的手段和条件而已;而中国传统射箭则直接以自我为目标,其动力源就是自我修炼,竞争对手只不过是辅助我修炼的手段和条件而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