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评述 坏陂谁?翟子威。饭我豆食羹芋魁。反乎覆,陂当复,谁云者,两黄鹄。 ———汉·上蔡童谣 【一】 公元前208年秋,被称为千古一相的上蔡人李斯在大秦王朝的一场宫廷争斗中败下阵来,被腰斩于咸阳。190年后,古老的蔡国又有一位天中之子登上了中国历史舞台的最高处,此人便是西汉成帝年间的丞相翟方进。 不足200年的时间里,上蔡一地两朝便出了两个位极人臣的丞相,这不能不说是上蔡县的骄傲。然而令人痛惜的是,虽然二人朝代不一、各事其主,命运也迥然不同,但有一点却让他们殊途同归,最终的结局都是死于非命、诛灭三族。 或许是因为李斯的名声太大,蔡地的后人一提丞相便自然想到他,以致许多人对另一位丞相翟方进知之甚少。这对于翟方进本人、对于上蔡的历史多少显得不公平,更不用说了解上蔡历史、承传文化薪火是我们上蔡后人的责任了。 ![]() 【二】 翟方进,字子威,西汉汝南郡上蔡人。翟家在翟方进为官之前也像他的同乡李斯一样,家世微贱,祖上没有任何通显之处。到了他父亲翟公时,因其父好学上进,挣得一个小小的汝南郡文学,但好景不长。幼年就失去母亲的翟方进,在12岁时又失去了父亲,只能同自己的继母相依为命。后来年纪稍大,便托人到太守府做一名干杂事的小吏。但他的顶头上司太守府中的椽史认为翟方进生性愚钝,办事不力,经常辱骂他,让翟方进苦闷不已,心中遂生离去之意。有一次,他遇见一位叫蔡父的有学问的人,就问他自己将来应该干些什么。蔡父看到翟方进后非常惊奇他的相貌,对他说,你不是凡人,长有封侯骨,今后应该在经术这方面进取,努力去研究诸子的学问,必有大成。蔡父的一番话让翟方进大喜过望。本来他就厌倦小吏生活,此次便下定决心,托病辞去工作。回家后,他把自己的想法跟继母说了,要辞家到京师学习。翟方进的继母是个非常善良的妇人,虽然翟方进并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但她向来视翟方进为己出。听说儿子要远行,她非常担心,决定和儿子一同赴京。母子俩来到京师,翟方进入学进读,而继母则以织布纳鞋来补贴家用,供翟方进读书。就这样,一晃过了10多年,翟方进苦学上进,成了京师有名的经学老师,身边的学生也越来越多,23岁时被任用为议郎。 当时京师有一个老儒清河人胡常,和翟方进一样研究经术。虽然此人出道要比翟方进早得多,但名声却比不上这个后起之秀。胡常便心存妒嫉,常在私下对翟方进说长道短,恶意中伤。翟方进知道后,并不以为然,反而在胡常讲经授课时,让其弟子去听课,认真记录,问辩难疑。如是者久之,胡常才知翟方进这样做是出于对自己的尊重和谦让,心中十分羞愧。从此之后,凡与士大夫来往常常情不自禁地称颂翟方进。最后,他们成了亲密无间的好友。 从河平年初到永始二年(公元前28至公元前16年),这10多年对于翟方进是一个政治生涯突飞猛进的时期。他从一个微不足道的议郎晋升为博士,几年后升任朔方刺史,后迁丞相司直。在刺史任上,翟方进显出自己的从政能力,干事情不怕烦琐,处理政务均按条令执行,在当地甚有威名。与此同时,他又不甘寂寞,遇到自认为有违朝纲之事之人便挺身而出,上书皇上。有一次,他得知身为司隶校尉的陈庆为朝廷办事时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非但没有受到惩罚,心里还没有惧怕的念头。像他这样奉诏不谨、有辱圣命的行为应该受到惩处,于是上书皇上弹劾陈庆,陈庆当即被免去官职。 还有一次,他又弹劾另一位司隶校尉涓勋。当时,涓勋刚刚提拔到这个位置。按以往的惯例,他应该先去拜会丞相、御史,但涓勋却我行我素,不拘于此,朝会相见,又显得十分傲慢。然而,有一回翟方进看到涓勋路遇外戚成都侯王商(当朝皇帝刘骜的舅舅),却显得格外谦恭,看到对方的马车过来,立刻下车肃立,等到对方走远才上车赶路。于是,翟方进上奏皇上,说涓勋不遵礼仪,轻宰相和上卿,而又诎节失度,邪诌无常,属于堕国体、乱朝序的行为,所以不应该让他处在这个位置上,请皇上免去涓勋的职务。 当时,有朝中大臣也上书,言翟方进因过去犯错曾被陈庆举劾,所以他反过来举劾陈庆,今又弹劾涓勋,是不思自责内挟私恨之行为。但皇帝却认为翟方进奏书符合律制,涓勋确触逆礼仪,因而下令贬涓勋为昌陵令。翟方进在一年之内连劾两位司隶校尉,均致当事者丢官。朝廷百官看到他都十分害怕,只有丞相薛宣对他十分器重。薛宣经常告诫下属,小心侍奉翟司直,此人不久必在相位。 薛宣此话说过不久,皇上下令在昌陵营建皇家陵园,这事他让贵戚近臣操办。然而,这些人的子弟以权谋私,从中取利。翟方进部署手下人立案审查,反复验问,不徇私情,结果追缴赃款数千万。皇帝认为此人堪当重任,便任用他为京兆尹。在此期间,他搏击豪强,大胆办案,一时间名震京城。这时,他的好友胡常在青州当刺史,听说他的事情后,写信给翟方进:“我听说你在任上为政严明,为人称颂,但做事千万不可太过,否则易受中伤。”翟方进接受了老友的劝说,以后办事略讲尺寸。 翟方进在京兆尹的位置上坐了三年,便又被皇上提拔为御史大夫。但刚到任不久,因他在当京兆尹期间为当朝太皇太后发丧烦扰百姓而被人举报,被皇帝降职使用任执金吾。这件事同时被牵连的还有当朝丞相薛宣,薛宣也因此被割职查处,贬为庶人。本来,这应看做是翟方进政治命运的一次大挫败。但不过20天,他竟然因祸得福,政治前途柳暗花明、峰回路转。薛宣被贬后,丞相缺位,群臣在议谁能出任新一届丞相时,竟有多人同时举荐翟方进。而皇帝也一直器重他。因此,翟方进没有经过太多周折便顺利当上了丞相,并封高陵侯,食邑千户。至此,当年从上蔡小城走出的寒门小史,经过不懈的奋斗,再一次如他的先辈李斯一样登上了权力的高位。当然,翟方进为相,最高兴的莫过于他的继母,几十年的含辛茹苦,最终换来了母子无尚的荣贵。翟方进更是将继母的养育之恩牢记心头,为丞相后的头一件事就是将自家的府邸重新整修一遍,让老母亲在非常舒适的环境中颐养天年。他每天对母亲的寝食起居总是亲自打理,不敢稍有怠慢,直到老母亲无疾而终。 翟方进为相,一任就是10年。这10年当中他扶佐成帝治理国家,实实在在地说,既无大功,也无大过。在为相期间,束己公约,崇尚清明,加上他本人知能有余,兼通文法吏事,因此,被时人称为“通明相”,这是他一生中得到的最好的评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