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徐锡麟才到安徽不久,身边只带来了两个死党,陈伯平和马宗汉。其他人不是学生,就是陌生的同事。 以至于,如此起义大事,因为害怕再次走漏风声,居然没有通知和动员任何人。 不能事先通知,那只能起义前临时动员了,在恩铭来前,徐锡麟临时召集学生,做了一场慷慨激昂的校长演讲。 在演讲中,徐锡麟大谈男子汉的报复,谈作为一个汉人的责任,谈满清如何腐朽。但是无论如何谈,也不能明说,“同志们,学生们,我们就要起义了,一会恩铭来了,第一个先宰了他。” 因为是校长训话,学生也不敢往造反层面上想,加之徐锡麟满口的绍兴土话,安徽的学生也基本听不懂。(可见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 历史性的时刻到来了。 ![]() (图)徐锡麟(1873年12月17日 —1907年7月7日),字伯荪,号光汉子,浙江绍兴山阴东浦镇人。 恩铭端坐在礼堂里,满心欢喜地看着校长徐锡麟和即将毕业的警察学生,一点也不知道命运已经张开了血淋林的大口。 徐锡麟拿着学生目录,借呈送之机,向恩铭近了一步。 “报考大帅,有革命党人起义!“ 恩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哪里的革命党人?在哪里?“ 此时,陈伯平把早就准备好的炸弹,一下子投掷过来。可是,可是,不知道炸弹是假冒伪劣产品,还是陈伯平一时紧张没有拔保险,炸弹,居然没炸!事情太过突然,节奏太过迅速,恩铭看着没开花的炸弹,在自己的脚底下滴溜溜乱转,脑袋一桶浆糊,压根没有反应过来。(再次说明当时革命党人的炸弹培训业务不过关) 徐锡麟倒是异常得冷静,拿出手枪一个箭步来到恩铭的身前,炯炯的眼看着恩铭,当四目交汇的瞬间,恩铭也没有看出徐锡麟的意图,虽然徐的眼神闪烁着杀人的光芒。他压根就没想到徐会刺杀自己,还以为徐是来护驾的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