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景帝朱祁钰受命于危难之时,是在瓦刺入侵,其兄英宗蒙尘塞外,大明王朝面临生死存亡之际,被太后、于谦扶上皇帝宝座的。因此,他的即位有其特殊性。 年轻的景帝不同于英宗。即位后一改过去胆小怕事的性格,大明王朝的复兴在他的统治时期落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在位时间虽只有短短八年,却将大明王朝推向了繁荣。作为一个帝王,他有才魄、有胆识、知人善任,改革图强,不失为一代明君。 景帝即位时的大明王朝已风雨飘摇,在这样的情形下,他临然不乱,果断地任用于谦、石亨等人与瓦刺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生死决战。他的智慧与雄心这时显露无遗,最终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皇位得到巩固,个人声望与日俱增。 景帝效法历代明君,不顾朝中阴力,极有力地支持于谦推行一系列政治、军事上的重要改革。正是由于他的坚定意志和于谦的呕心沥血,使得大明王朝的气象为之一新,天下大治,四海承平。 景帝与于谦协力治国的亲密君臣关系也是历史上不多见的,成为历史美谈。这也是景帝难能可贵之处。 然而,作为一个帝王,景帝又有诸多局限性。他心胸狭窄,对英宗诸多刁难凌辱,将他囚禁于南宫。他目光短浅,草率地废立太子酿成祸根。他过于自负,以他的聪明,对石亨等人的异心不可能没有丝毫察觉,而他自以为能驾驭他们,没有及时除去这些朝廷隐患,是他将这些人推向了英宗一边。在抗击瓦刺时立下赫赫战功的石亨,此时已成为大明王朝最大的隐患。  由于景帝对他的猜忌,君臣之间已产生裂痕。而徐有贞因主张南迁一事使景帝一直耿耿于怀,得不到景帝的重用的徐有贞便心有怨言。于是他们便开始串通一气,阴谋推翻景帝,让英宗复位。景帝于是祸及自身,也连累了对他忠心耿耿的于谦。 关于朱祁钰的死因,历来人们也存在着不同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朱祁钰是因病而死。在《英宗实录》里就记载了有关朱祁钰身体疾病的很多事实,并认为朱祁钰最终是因为病情恶化而不治身亡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朱祁钰是被朱祁镇害死的。明朝陆釴《病逸漫记》中有这样的记述:“景泰帝之崩,为宦官蒋安以帛勒死”。这种观点应当说比较可信。历史上,清乾隆皇帝曾为景泰陵立碑题词,也认为朱祁钰是被人害死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