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复辟后,积恨难平,在复辟诏书中严厉指斥朱祁钰,“岂期监国之人,遽攘当宁之位”。不久,又假借皇太后制谕,宣布他的罪状:贪天位,用邪谋,废黜皇储,私立己子,变乱彝典,纵肆淫酗,不孝、不弟、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等等,可以说把自己七年来被幽禁在南宫的愤懑尽情地发泄了出来。即使这样,朱祁镇似乎感到还不够解气,在朱祁钰死后,又宣布废其帝号,赐谥号为“戾”,称“郕戾王”,意思是朱祁钰终生为恶,死不改悔。 当然,这仅仅是朱祁镇自己的观点。朱祁镇死后,他的儿子、曾经被朱祁钰废过太子的明宪宗朱见深,倒是不记皇叔当年之过,承认了朱祁钰对于明皇室的扶危功绩,恢复其帝号,改谥号为“恭仁康定景皇帝”,对其陵墓也给予了帝王的礼遇。到了南明政权时代,弘光帝朱由崧大概是在风雨漂泊之中,与景泰帝朱祁钰找到了共同语言,所以赐庙号为代宗,而这时历史已经过去了187年。也许“代宗”的庙号,表明他不过是代替他人当皇帝。 ![]() 史家曾评论朱祁钰说,“视天位也过于重,而视天亲也过于轻”。景帝虽然在当时没有受到礼遇,但在后世却找到了知音。明史专家吴晗称赞景帝是一位难得的好皇帝,并且曾与郑振铎一起在西山找到了景帝墓,加以修葺,辟成公园供人纪念。 无论如何,朱祁钰一生既曾力挽狂澜,救大明王朝于危难之中,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重用正统朝被迫害的忠直大臣,并对明朝战后的恢复做出了贡献,也曾因心胸狭窄而没能最终坐稳皇位,含恨而薨,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景泰帝是大明继建文帝之后又一个悲情帝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