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最有智慧的三国名将徐晃:首提挟天子以令诸侯?

http://www.newdu.com 2017-09-02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这部经典名著在故事情节上是三分写实七分虚构,但就徐晃这个人物形象而言,百分之九十是真实历史的再现。徐晃家在山西南部的洪洞县,年轻时投奔到车骑将军杨奉手下为国效力,努力打拼,很快成长为一员得力干将,多次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杀敌建功。徐晃不仅是一名勇将,而且颇有谋略,他为杨奉提供的重要建议足以证明他的远见卓识。
    公元195年,汉献帝君臣从西凉军阀李傕郭汜(原先是老贼董卓的部将)控制下侥幸脱身,东返洛阳,当他们到达华阴县时,陷入了前有黄河挡路,后有贼兵追赶的绝境。消息传到杨奉军中后,徐晃力劝杨奉带兵前去为皇帝保驾护航,一来尽臣子忠君本分,二来为日后功业奠基。各位是不是觉得徐晃的这个方略似曾相识呀,是不是让您想起了曹操日后奉行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呀,所以,如果我们说徐晃是第一个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的三国人士,应该不无道理。
    
    杨奉采纳了徐晃的建议,击退李傕郭汜的追兵,成了汉献帝东归时的一号救驾功臣。按照徐晃的谋划,杨奉原本有机会”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不幸被兵多将广的曹操抢了风头,而且还失去了徐晃这个顶梁柱。在弃杨投曹这个事上,徐晃充分表现出了他的智慧和忠义。
    徐晃早就感觉杨奉并非能成大事之人,但他并没有弃之而去,因为”从之久矣,不忍相舍“,此其忠也;当他遇到明主曹操的青睐相邀时,他没有像陈宫那样明知所保之主已经无望却依旧执拗相从,而是当机立断,连夜来投,此其智也;他的引荐人满宠劝他杀死杨奉作为进见之礼,他回答说:”以臣弑主,大不义也,吾决不为“,此其义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