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这个成语妇孺皆知,而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庞涓和孙膑。提到庞涓,大家都会想到孙膑过人的军事才能,而同样是科班出身的庞涓却一直活在孙膑的光环下,还一直背负着气量狭小的罪名,那庞涓算不算是个名将? 庞涓是个具有悲剧色彩的人,庞涓是河西庞城人,只是个平民,他和孙膑早年曾是同学,一起在鬼谷子门下求学。但是聪明、机智,他的才能远远在庞涓之上。从古至今,老师都是喜欢优秀的学生的,像孙膑这样的好学生,既勤奋好学又精通儒学、兵法,老师当然器重,还准备把《孙子兵法》传给孙膑。庞涓一听就不乐意了,他虽然表面上没有表现出来,他心里对孙膑是恨之入骨。 同窗好友又是生死之交的两人,因为一部兵法而自相残杀,说来既可笑又可怖。不管怎样,庞涓在表面上仍然对孙膑很好,背地里使坏,孙膑却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后来,庞涓比孙膑先下山。下山前庞涓答应了孙膑,若自己以后发达了,不会忘记推荐孙膑。孙膑相信了庞涓,还与他依依惜别。 庞涓下山后,来到了魏国。侍奉与魏惠王,这个魏惠王不是个好的君王,他留不住张仪也挽留不住商鞅,没有识人的眼光。魏惠王碰到了庞涓,觉得庞涓还是个人才,就让他在魏国做了将军。  庞涓初到魏国,就带领军队打胜仗,打败宋国等国家,基本没有败绩。魏惠王见到庞涓这样,觉得庞涓实在是个难得的军事人才,于是对他更加重用。 其实,庞涓还算的上是名将,因为他的而名气还是挺大的,为什么这样说?当初孙膑到魏国,都是庞涓在魏惠王面前推荐的,魏惠王肯给庞涓面子,说明庞涓并不是没有本事的人。而齐国的权臣田忌,肯见孙膑有很大的程度上也是看在庞涓的面子上,如果庞涓没有真本事,齐国人会买账?恐怕不见得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