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妈妈另有一名又叫“陈姥姥”。《续古存说》就解释说“陈姥姥”乃是巾帕的别名。“陈姥姥”不但适用于月事,而且兼用于“拭物”(其实是拭私处),古人在注释“帨”字就说:“妇人拭物之巾,尝以自洁之用也。古者女子嫁,则母结帨而戒之,而呼其名曰陈姥姥。”总之不管是“陈姥姥”还是“陈妈妈”,卫生带这种东西古已有之。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的中医有一味药物叫做红铅,就是以初潮之月经,干燥后取其粉末而入药。明世宗嘉靖在方士的指导下,服食“红铅”最久,为收集少女经血炼制这种“不死药”,从民间大量征召少女入宫。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冬,从京师地区采选8~14岁少女300人入宫;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九月,又采选10岁以下的少女160人。两个月后又从湖广、承天府选民女20人。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正月,又选录宫女300人。 著名诗家王世贞便有诗云: ![]() 网络配图 两角鸦青双结红,灵犀一点未曾通。 只缘身作延年药,憔悴春风雨露中。 关于红铅的功效,明代医家各有争议。正方认为此为“接命上品之药”。如明代在《摄生众妙方》中记载“红铅接命神方”,上面说:“月潮首行者为最,次二、次三者为中,次四、五为下,然也可用……此药一年进二三次,或三五年又进二三次,立见气力焕发,精神异常。草木之药千百服,不如此药一二服也。” 与之相类似的说法则是明代医家孙一奎在《赤水玄珠》上载:“凡女子首经为金铅,二经为红铅,三则后天红铅矣。已上诸品,皆能及补真气,真气既足,更求伏气之法,长生之道在是矣。” 而另一位医家龚廷贤在《万病回春》则介绍红铅的取制之法 取红铅法: 择十三四岁美鼎,谨防他五种破败不用。 五种者,罗、纹、服、交、脉也。罗者,阴户上有大横骨,不便采择,一也;纹者,体气发黄,癸水腥,不堪制用,二也;服者,实女无经,三也;交者,声雄皮粗,气血不清,四也;脉者,多病疮疽,经中带毒,五也。有此五种,非为补益之妙丹。 务择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发黑面光,肌肤细腻,不瘦不肥,三停相等,好鼎。算他生年月日起约至五千四十八日之先后,先看他两腮如桃红花,额上有光,身热气喘,腰膝酸痛,困倦呻吟,即是癸将降矣。先预备绢帛儿槌洗,或羊胞做橐龠,或用金银打就的偃月器,或候他花开,与他系合阴门,令他于椅凳上平坐,不可斜倚,如觉有红,取下再换一付,多余处用绢帛来展,更换收入瓷盆内。待经尽,同制上法五千四十八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