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确定要做蒋氏的绿叶时,宋美龄确乎倾尽其力。以宋美龄八面玲珑、善于交友的特点,在蒋介石刚性统治时期下的民国,她无疑是最佳的柔合剂,她以个人的风格成为蒋氏内政、外交上不折不扣的“统战部长”。 但是这种个人魅力也最容易失去人们的信任。这位未授头衔的“统战部长”凭个人魅力可以赢得达官贵人、社交名流、甚至其时的大学生们的喜欢,却不足以挽救整个国民党人心的丧失,而在庇护其家族方面的负面效应,则更要远远超出她所付出的正面努力。 一手将宋美龄带上世界顶峰的罗斯福夫妇原本热情款待宋美龄,后来却转为厌恶。罗斯福夫人回忆录中说,宋美龄“谈起民主头头是道,其实根本不知何谓民主”。民主在她口中几乎就是“反共”“抗日”的同义字。有一次白宫晚宴,谈到工会罢工,有人问宋美龄:“在贵国将如何处理?”罗斯福夫人回忆:“她一语不发,举起美丽小手,在喉间比了一个优美的‘咔嚓’姿势。”这种东方式的优雅暴力的确让人震惊。 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对于罗斯福夫妇的“由爱生厌”,有极生动的描述:“蒋夫人虽是罗斯福总统的客人,其表现却俨如桀骜不驯的公主。”“听她说话,好像舞台上装腔作势的女演员,摆出贵妇姿势,似乎很有教养,其实一举一动刻意做作。” 宋美龄从30岁随蒋介石步入中国的权力中心,在蒋氏执政中国的22 年中,以其特殊的交际才干、身体力行的风格,不仅参与社会运动宣布演说,而且深入到基层,深入到战争火线,即便有做秀的痕迹,但仍开启了一个极其鲜明的现代女性的参政模式。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与蒋氏夫妇的友好关系一直保持到了1972年,这位曾与蒋氏夫妇有过多次近距离接触的总统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写道:“蒋夫人的作用远远不止是丈夫的翻译。人们往往低估领导者妻子的历史作用和个人作用,因为她们的名望完全得自于她们的婚姻。这种观点不仅忽视了领导者的妻子们经常发挥的幕后作用,而且低估了她们经常具有的品质和个性。我认为蒋夫人凭她的智慧、口才和精神力量,也足以成为一个重要的领导人。” 相关阅读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婚礼,一段见证以后中国近半个世纪风云变幻的婚姻自此而始。由于他们身在当时的显赫的政治地位,因此,这一桩婚姻打一开始,就被人们认为是不平凡的政治婚姻,以至于直到八十二年后的今天还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宋美龄在美国卫斯理学院读书时,也算引人瞩目。满身散溢着名媛的高贵气质,追求她的异国学生很多,也有让她动心的。 在美玲青春的岁月里,爱过并想嫁的男人并不是蒋介石。 其中传的最盛的版本是,宋美龄的初恋情人刘纪文。刘纪文一表人才,谈吐风趣,是美玲哥哥哈佛大学的同学。相识后,两人一度商及订婚,但最终在现实面前刘纪文自动选择退出,理由是蒋介石出现,而刘的权势根本无法与蒋比,据说分手让宋美玲难过很多时日。 另一个版本则是美玲从美国返沪,在船上邂逅一位荷兰建筑师Van Eiveigh。这个有据可考的是他写给好友米尔斯的信。信中几次提及,表达自己对他的感情,说见到他:“头都昏了。”这位荷兰建筑师船上一别对美玲也很好感,美龄给好友的信里说:家里人知道这件事简直气疯了,因为他是外国人而瞧不起他,好像他是个野蛮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