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 如果说杨坚是尼庵里长大的皇帝,武则天则可以称佛门里走出来的女皇了。她初入宫为唐太宗才人,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这一年,武则天和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感业寺出家为尼。后来,唐高宗即位才将其重新召回宫中,封为昭仪。武则天足智多谋,兼涉文史。永徽六年(公元655年),也就是武则天重新入宫的第三年,高宗不顾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元老大臣的反对,册封武氏为皇后。册封之后,她逐渐参与朝政,直至后来垂帘听政。公元690年,武则天废睿宗称帝,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称圣神皇帝。 武则天在位时,曾塑像写经,虔诚信佛,本身也是一个精通佛理之人。并曾写开经偈一首:“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这首赞颂佛法的四句偈,历千百年不衰,至今仍传诵不绝,许多后世传诵的佛经内皆有此一偈语以惕世人。佛像雕塑在武则天时期达到了高峰,龙门石窟就是典型代表。甚至有人猜测,其中最有名的那座卢舍那佛像就是武则天本人。80卷《华严经》译本也是武则天亲自作序。 顺治 有一个比较流行的传说,说顺治帝因爱妃董氏的病逝而心灰意冷,认为“四大皆空”,无所依恋,便舍弃江山,跑到五台山上剃度修行。后来,顺治之子康熙皇帝多次奉国母皇太后巡幸五台山,即是希求夫妻、父子相见,但顺治一直隐而不见,终成正果。传说中的顺治似乎成了一位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多情皇帝。 顺治是否真正是出家为僧,乃是一个疑团。不过顺治好佛,沉迷佛教则是事实。史载顺治确实曾在宫中落发,意欲出家,后被劝阻。接着,又特命近侍太监吴良辅作为替身,替他出家,到悯忠寺为僧。学界一般看法是顺治乃死于天花。正史未必确凿,野史未必讹传。无论出家案真伪,在人们心目中顺治都算得上是一个至性的佛门皇帝。如他的诗所言“吾本西方一衲子,无奈落入帝王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