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以来,日军屡受重挫,不断增调援兵。当时谢晋元任陆军第八十八师二六二旅参谋主任,参加闸北八字桥战斗。后任五二四团团副,团长牺牲后接任团长,率部驻防闸北火车站,与日军激战两个多月。“八一三淞沪抗战”中,日军投入了14个半师团,近30万人,其中投入的海军力量占全部海军的一半。打击敌舰,特别是打击敌旗舰“出云号“,成了中国军队的主要目标之一。身为陆军旅中校参谋主任的谢晋元,拿出了摧毁“出云”舰的计划――经快速小火轮携特种爆炸物对“出云”舰进行偷袭。当时的《申报》这样报道了偷袭结果:“汇山码头发生大火,谢同志的计划虽未全部达成,但已震撼敌军,其后敌酋不敢再在出云舰驻节,而黄浦江内敌舰,也远向杨树浦以东江面移动,舰炮射击一时陷于沉寂……” 淞沪抗战时,对日军造成重创的“铁拳计划”,也是由谢晋元负责细部作业并指挥实施的。张柏亭这样回忆“铁拳计划”:“炮兵于拂晓密集射击,虬江路阵地一片火海,烈焰冲天,所有工事与建筑物尽行摧毁,紧接着突击部队适时冲进,毙敌无算,横尸街巷……” 整个淞沪抗战中,谢晋元所在的闸北地区,始终是战线旋回的轴心,88师也因此被日军称为“闸北可恨之敌”。 10月25日,大场阵地被日军突破,我军全线退守沪西,而闸北对面的日军在我军撤走的第二天,还“恐中伏击,不敢放胆前进”! 临危受命 为掩护十万大军西撤,25日前,我军全线反攻,使日军不明我意图。此时八十八师师长受统帅部命令选派一位坚定果敢的军官,率领一支小部队据守要点,担任掩护。并要求坚持一定时日,以争取即将召开的九国公约谴责日本侵略行径,同时期望引起国际舆论对中国抗战的关注、同情和声援。执行这一艰难而危险的任务,唯有勇敢机警和抱定必死信念,方能完成。 孙元良师长考虑再三,郑重选择后,命令谢晋元率领524团一营断后掩护。谢晋元接到师长手令,表示决心以生命报效国家,誓死完成任务。唯要求在原师部所在地的四行仓库内能多留弹药,以利久战和更多地歼灭敌人。他立即会同第一营营长杨瑞符少校派传令兵分头通知各连。部队以连为单位,在宝山路、虬江路一线,猛烈阻击敌人,按命令边打边撤,每挺机枪打完一梭子弹,同时扔出大批手榴弹后,即转移一个阵地。在激烈的枪炮声中,敌追兵遭到突然袭击,晕头转向,不知我军虚实,不敢贸然前进。这时全营已陆续向四行仓库集中,27日凌晨2时全部齐集。谢晋元即命第二连派出两个班,由蒋敬班长带领,分组监视北站方面的敌人。 此时的四行仓库西面和北面已被日军占领,东面和南面是公共租界,与未被占领的中国地界完全隔绝,成为一个“孤岛”,进入四行仓库,也就成了孤军。 四行仓库是金城银行、大陆银行,盐业银行、中南银行等四个银行在上海设立的联合营业所的仓库,位于苏州河北岸新垃圾桥(现在藏路桥)西面,是一幢六层楼的钢筋水泥建筑,仓库内储存了几万包粮食、牛皮和丝茧等物资,由于墙厚楼高,易守难攻。部队进驻后,谢晋元与一营长杨瑞符集合部队作简短动员,说明奉命掩护大军撤退并据守四行仓库——这个当时上海唯一属于中国军队守卫的一块国土,第一营已是离开大部队的一只孤军。他要求全体官兵,抱必死决心,与仓库共存亡,剩最后一人,也要坚守阵地。当时全体战士情绪激昂,按命令分头设防,用仓库储存的物资和沙包将底层门窗全部堵死,二层以上窗口堵塞一半,以利投弹射击;同时切断电源,以便部队隐蔽,并防止敌人利用电线纵火;仓库东南角有一个烟杂店,第一连奉命打了高、阔约一米的墙洞与之相通,店外堆满沙袋,楼上留一窗口,以机枪警戒,与对面新垃圾桥北堍的英军碉堡可以通话。谢晋元命令各连清点人数,造好名册,以便牺牲后,按名册上报,优抚家属。他组织一支敢死队,亲自掌握,严阵以待,随时准备与日军决一死战。又在仓库外布置一支部队,沿苏州河边仓库两侧布置沙袋工事,阻击敌人,掩护库内工事作业、待一切部署完毕,已近天亮了。他激励全体官兵说:“仓库就是我们的最后阵地,也可能是我们的坟墓,只要我们还有一个人,就要同敌人拼到底!” 战“四行” 27日晨6时,监视蒙古路方向的战斗小组,发现敌人搜索前进,便开枪示警,边战边撤,退到仓库时已7时半了。其他小组听见枪声,也撤回仓库。敌兵不知虚实,不敢轻易进攻,只用机枪猛扫,实行火力搜索,见我军还击稀疏,便四处纵火,下午2时,敌兵大批涌进,来势凶猛、直抵苏州河边。谢晋元在楼上窗口见敌接近,即下令开火。掩护部队也突然投弹,射击,与仓库楼上形成交叉火力,杀伤大批敌人,并炸毁敌战车两辆、激战两个多小时后,警戒部队退入仓库,敌兵企图跟进,堵门攻击,我军从楼上窗口扔下大批手榴弹,敌遗尸溃逃。以后敌军小批部队轮番进攻,在我军扫射下,死伤累累,余皆惊恐逃窜。第一天战斗,我军共消灭敌兵80余名,伤敌更多,日本侵略者受到中国人民的严厉惩罚, “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又一次被打破了。 其实,坚守四行仓库的只有一个营的兵力。该营士兵陈德松在《殊死报国的四行孤军》一文详细记述道:“以该团第一营为基干,组成加强营,仍用团番号。全团410人左右,一个机枪连三个步兵连,一个迫击炮排。”为迷惑敌人,在记者采访时,谢晋元假告800人。这才有了“八百壮士”之说。 曾进入四行仓库,亲睹八百壮士与敌血战的原国民党军委特务处驻上海办事处处长文强回忆说:“(谢晋元)与我且说且走,在仓库内巡视了一周。所到之处,营房布置整洁有序,井然不乱,间闻爱国歌曲,雄壮激越,令人振奋鼓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