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守新垃圾桥的公共租界英军,见我壮士孤军死守四行仓库,身处绝境,从27日晨开始,多次婉劝我军卸去武装,退入租界,并保证我军人身安全。对此,谢晋元坚决予以拒绝。他说:“我们是中国军人,宁愿战死在闸北这块领土之内,也决不放弃杀敌的责任”。又说:“我们的魂可以离开我们的身,枪不能离开我们的手。没有命令,死也不退”。英军听了这番可歌可泣的话,对八百壮士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表示万分敬佩与同情,称赞我军为“勇敢的中国敢死队”。 租界上的中国民众从报纸上和电台广播中,从隔河传来的猛烈的枪炮声中,知道了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英勇杀敌的消息。人们奔走相告,深受鼓舞,纷纷汇集在苏州河南岸和附近高楼上观战和助威。他们不顾流弹横飞,见我军消灭了日本侵略军,就一齐拍手欢呼,高声叫好;见敌军偷袭,便大声喊叫和用大黑板写字,画图,报告我军预防。从早到晚,观战的人群川流不息,多时达数万人。在八百壮士崇高牺牲精神的鼓舞下,上海各界人士自发组织起来,捐赠了大批食品、药品。租界外籍人士,为我军英雄行为所感动,也热情捐赠物品。大批慰劳品、慰问信由参加战地服务队的童子军杨惠敏冒着生命危险于夜间爬过西藏路通过烟杂店送入仓库。后因国旗太小,市商会又派人送去特大国旗一面,长竹竿两根,旗绳一根。对于上海人民的支授,谢晋元叫副官传话表示感谢,并说:“请代我向全上海和全国同胞致意,我们决不辜负同胞们的期望,即使打剩最后的一兵一卒,流尽最后的一滴血,也要与敌人拼到底,宁死也决不丢失中华民族的气节”。同时他命令将竹竿接起来,竖在六层楼顶平台上,用绳子将国旗升上蓝天、当代表国家尊严的国旗压倒了周围的太阳旗在晴空飘扬时,租界上观战的民众欢声雷动,齐声高呼“中华民族万岁!”“抗战必胜!”等口号,许多人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谢晋元向八百壮士高声呼喊:“兄弟们,我们要和国旗共存亡,誓死不投降,狠狠消灭敌人!”上海的进步作家,纷纷提笔讴歌勇士们的英雄壮举,著名剧作家田汉、陈白尘创作舞台剧《八百壮士》公演,八百壮士与上海人民隔河合唱《八百壮士之歌》。 民众的爱国激情,进一步鼓舞了八百壮士的斗志。28日晨,谢晋元亲手狙击,毙敌两名。当时,我军又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在敌军企图爆破仓库,用坦克掩护步兵冲进洞口的紧要关头,敢死队队员陈树生在自己身上缚满手榴弹,拉了导火索,从六楼窗口跃入敌丛,与10余敌兵同归于尽,英勇壮烈的情景,催人泪下。29日,谢晋元函上海某团体表示:“军人以服从为天职,卫国守土,职责所在,洒最后一滴血,必向倭寇索取相当代价,余一枪一弹,必与敌周旋到底”。慷慨激昂的言词,令人起敬。这一天,又击退敌人水陆两路进攻,毙敌40余名。谢晋元率部凭借坚固工事,顽强抵抗,屡创日军。经过三昼夜浴血奋战,将士们仍士气高昂。谢晋元在阵地上赋诗一首激励将士:“勇敢杀敌八百兵,抗敌豪情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倭奴气不平。” 30日,累遭惨败的敌军,恼羞成怒,不断以37毫米口径平射炮猛轰,密集时竟达每秒一发,隆隆之声,不绝于耳;并以汽油浇洒,到处纵火,使仓库四周成了一片火海,还恶毒地发射毒瓦斯弹,完全不顾国际公法,致使我军数人中毒受伤。日军扬言:“将不顾一切后果,采取极端手段,对付中国守军”。日军向仓库发起总攻。几天没合眼的谢晋元仍然站在第一线指挥战斗,再次遏制了日军的攻势。四行仓库在战火中巍然屹立。 四行孤军八百壮士打击了侵略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成为当时举世瞩目的事件,但距离仓库近在咫尺的新垃圾桥南堍,有两只巨大的煤气储气罐,日军遭到惨败,很可能采取疯狂手段进行报复,万一煤气罐中弹,则半个上海将化为灰烬,中外人士的生命财产会遭到严重损失。为此公共租界当局多次电请中国政府命令孤军撤出战斗。10月30日晚,最高当局的撤退命令通过多种途径,一再传达到仓库,谢晋元感到非常突然,再三表示全体官兵均已决心死守到底,要求成全壮士们与仓库共存亡的决心。最后因军令难违,只得含泪指挥部队撤退。午夜以后,趁敌人炮火稀疏之时,我军布置三挺机枪作掩护,打灭了敌军探照灯,各连即有秩序地通过西藏路,经新垃圾桥搬入租界。八百壮士以弹丸之地,抗击日军数万人,激战四昼夜,毙敌200余人,伤敌无数,取得了军事上、政治上、道义上的胜利。自己仅阵亡九人,伤二十余人。他受到上级通令嘉奖,升任为上校团长。 舆论赞扬 八百壮士浴血战斗的可歌可泣事迹,通过新闻广播,迅速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各阶层,各方面人士,纷纷发表谈话,撰写文章,赞颂我军忠勇爱国的牺牲精神。廖夫人何香凝先生专程赶到苏州河南岸“遥望致哀”,为我“壮士英勇豪壮的气概,感动地流泪”。她说:“你们每一个人,都已充满了孙总理和廖党代表的革命精神、牺牲精神。殉国的将士,将因为你们而愈伟大;前线的战士,将因为你们而愈英勇;全国同胞,将因为你们而愈加团结;国际人士,也将因为你们而愈能主张正义了”。孙元良师长致函谢晋元说:“诸同志能服从命令,死守据点,誓与闸北共存亡,此种正义不拔临危受命之精神,余以全军将士同致无上之敬意。此役杀敌致果,实开震天动地之历史伟绩,我黄帝兆亿子孙,全世界百万后世人,必以血诚读此史页”。他们热情的话语表达了我军将士和我国人民对八百壮士的赞扬、支持和鼓励。 国际舆论也广泛同情和赞颂我军的英勇牺牲精神,一外籍人士署名“崇拜者”投书《泰晤士报》,热情歌颂八百壮士“为中国战士争光荣,为中国主权争保卫,为民族生存而奋斗,是为人道而战,为文明而战,为和平而战。全世界的青年人均知此八百壮士为盖世的英雄,执干戈以卫社稷的将士,则视为军人之模范”。目睹孤军英勇战斗的租界军官甚为惊叹,赞赏“中国士兵的骁勇善战和坚毅不拔的精神”。公共租界英军司令史摩莱少将说:“我们都是经历过欧战的军人,但我从来没看到过比中国‘敢死队员’最后保卫闸北更英勇,更壮烈的事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