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已成瓮中之鳖崇祯为什么还不把儿子们送到南方(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2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建国大顺,改元永昌。正月初八,李自成率兵亲征。他兵分两路,北路主力由李自成、刘宗敏出太原、大同,经河北宣化攻居庸关;南路主力由刘芳亮过黄河,经河南、畿辅北上。兵分两路的战略目标是收降边军,并切断崇祯南逃及明军勤王北上的路线,以成瓮中之鳖之势。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自成在讨伐诏书中指责崇祯皇帝:“公侯皆食肉纨绔,而恃为腹心;宦官悉龇糠犬豚,而借其耳目。狱囚累累,士无报礼之心;征敛重重,民有偕亡之恨。……犹虑尔君尔臣,未达帝心,未喻朕意。是以质言正告;尔能体天念祖,度德审几,朕将加惠前人,不吝异数。”希望能劝降崇祯皇帝。
    与此同时,崇祯也在做最后的挣扎,他派大学士李建泰“代朕亲征”,并在正阳门行遣将礼,亲自斟酒饯行,最后目送拼凑出的数千人缓缓离去。这次出征,可谓仪礼最隆,效果最差。李建泰的部队根本不敢出战,只在畿辅地区徘徊,最后与刘芳相遇,仓皇北窜,在保定投降农民军。
    随后,崇祯帝想出一招险棋:放弃辽东。为对抗辽东满清军队,明朝一直在山海关外驻有精兵猛将。崇祯十七年正月十九日,崇祯皇帝指示大臣调吴三桂入关,但又不明说,而是让大臣们议定再奏。大学士、户、兵密商:“三桂兵精,诚可调以剿寇;而此兵一调,恐宁城士民不免惊疑或致溃散。近报奴营烽火已过松杏,万一乘虚突入,尤为可虑。”
    次日朱批:“调三桂马兵助剿,余兵尚多。乘贼三边新安未定之时,此着似不可失。……此等重大军机应行与否,原应先生每主持担任,未可推诿延缓误事。”
    一旦吴三桂入京,山海关外土地即会全失。即使救驾成功,依大臣们对崇祯皇帝的了解,他 定会秋后算账,把丧师失地之责任全部推给大臣。所以首辅陈演老奸巨滑,面对皇帝的催促,再次“伏乞圣裁”。
    无奈之下,崇祯只好于二十一日朱批:“移宁士马,收守关之效,成荡寇之功,虽属下策,诚亦不得已之思。先生每即拟旨来行。”但崇祯又给自己留下一条尾巴:“如必须再议,先生每即刻会官密议妥确来奏,仍将各官议语各行亲书备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