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长期掌握大权,素有不臣之志,颇羡王敦之举。有一次,他抚枕而叹:“既不能流芳百世,不足复遗臭万载耶?” ![]() 网络配图 桓温有代晋之谋,北伐的动机大概跟刘裕差不多,企图借此立威,掌握朝权。在北伐之前,桓温已经迫使晋廷给他加殊礼,位在诸侯王之上。很明显,桓温是想趁着北伐胜利的余威,回来后篡夺皇位,或者说至少是为篡位作准备。但他的运气实在不好,当时的前燕慕容垂还在,加上桓温本是赌徒心性,想以冒险取胜,偏偏此次北伐过于迟重,又不听郗超之谋,结果在连战胜利的情况下粮尽退兵,被慕容垂所败。 枋头败归后,桓温威望大减,方寸大乱,但其野心未已,想用废立的办法重新树立威权。于是于咸安元年(371年)废了司马奕,另立简文帝,这样他就拿到了类似霍光那样的辅政大权,下一步就要篡夺,可惜一病不起,七月己亥(公元373年8月18日),桓温病重身死,终年62岁,没能实现他先加九锡,再渐移晋室的野心。 桓温走了,他的野心以及他身后背负的恶名至今还未翻案,蜀地小吏的话也还在:“自诸葛孔明之后没有人像诸葛亮一样做人恰当、做事恰当……” 可以想见,对《易经》八卦很有造诣的桓温一听这话肯定满脸羞愧:在这人心多变、人事复杂的世间,最难做到的就是“恰当”二字;反过来,在人心人事都复杂的世间,“恰当”就等于做人成功引导了做事成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