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当了皇帝后的朱棣,多次派使臣前往鞑靼和瓦刺两个部落招降,结果使臣一去不复返,有去无回,显而易见是羞辱朱棣,被激怒的朱棣决定还以颜色。 大明开国后,元顺帝仓皇逃往漠北。由于此时的顺帝已形似流寇,再也无暇顾及朝政,蒙古贵族随之四分五裂,东部称鞑靼。西面为瓦刺。瓦刺部不但经常南下骚扰边关百姓,即对鞑靼部也毫不手软。鞑靼头目本雅失里及太师阿鲁台也非善类,时时进犯雁北及辽东地区。时为燕工的朱棣曾多次亲征漠北,但鞑靼和瓦刺人似乎有意捉弄朱棣,兵进则退,兵退则进,让朱棣空对茫茫大漠徒唤无奈。  网络配图 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七月,朱棣命淇国公丘福为征北大将军,武城侯王聪为左副将军,率领十万大军出塞征讨。由于丘福临阵失误,王聪等一干名将全部命丧荒漠,十万大军不战而溃。 首战失利,朱棣决定御驾亲征。 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二月,德胜门外刀光烁烁,战旗猎猎。铿锵于天的锣号声中,朱棣御鞭指处,五十万大军潮水般涌向北方。三月,北征大军出古北口,一路鼓噪着杀奔漠北深处。 五月初,大军进入克鲁伦河流域。先头部队俘获了一名本雅失里手下的士兵,得知其主力部队屯驻于乌尔匝河畔。朱棣当机立断,命骑兵部队快速迫击,但本雅失里闻讯后早已逃之夭夭。 朱棣挥旗猛迫,终于在额尔古纳河地区与鞑靼部队狭路相逢。一场混战过后,本雅失里仅率七骑逃生。 六月,朱棣回师路经飞云壑,又与阿鲁台部正面相遇。朱棣奋起神威,手持丈八蛇矛率先冲人敌阵,阿鲁台大叫一声,一头栽到马下。幸亏左右舍身相救,阿舟台方始脱身。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