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张辽有什么过人之处:竟得到两个皇帝的感激?(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4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张辽的话终于打动了关羽。关羽沉吟半晌,终于表示“汝说我有三罪,欲我如何?”态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张辽趁热打铁,立即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今四面皆曹公之兵,兄若不降,则必死;徒死无益,不若且降曹公;却打听刘使君音信,如知何处,即往投之。一者可以保二夫人,二者不背桃园之约,三者可留有用之身有此三便,兄宜详之。说服关羽投降,是张辽此行的目的,无论怎么回避,最终还是要回到这个主题上来。如果到最后仅仅是为了说服关羽投降,显然难以如愿的。因此,张辽又为关羽的将来做了一个规划“且降曹公;却打听刘使君音信,如知何处,即往投之。”这句话是关键,关羽日后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这一系列的壮举都是因为这句话而引发出来的。可见,张辽对关羽的未来是做了一番认真考虑的,很为关羽着想。
    
    网络配图
    关羽提出了三个投降的条件“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这三个条件与之前张辽提出的建议其实并无本质的差别。“只降汉帝,不降曹操”是从张辽的“匡扶汉室”引申出来的;“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与“保二夫人”无异;“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更是与“打听刘使君音信,如知何处,即往投之”一致。
    最终,曹操答应了关羽的条件。张辽得偿所愿,圆满地完成了使命,此次“客串”做“说客”大获成功,足见其口才非常了得,简直可以和智圣诸葛亮“舌战群儒”相媲美。尤其是提出的“且降曹公;却打听刘使君音信,如知何处,即往投之”一语可以看出,虽然张辽的目的是为了劝降关羽,但从内心深处对关羽是非常敬佩的,可谓惜英雄重英雄,真心在为关羽着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